978—1038北宋青州益都(今山东青州)人,字孝先。咸平五年(1002)进士第一。累官吏部侍郎,两拜参知政事。真宗制造天书时,有所规谏。仁宗即位,刘太后听政,拜为宰相,朝廷倚以为重。后因裁抑太后姻亲
书名。清乾隆十三年(1748)来保等奉敕撰。三十二卷。记载乾隆十二年对金川沙罗奔用兵事。有《四库全书》本。
即“腧穴”。
917—964五代时党项人。后周静难军节度使折从阮子。后晋为府州马步军都校。显德元年(954)授永安军节度使。显德中,率师取河市镇,被召入朝。请迁内地,世宗以其素得边情,不许。宋初,取河东沙谷砦。建隆
书名。戏曲论著。明魏良辅著。一卷。约成书于嘉靖后期。概述昆曲练唱技术,指出南北曲唱法不同,并简介各种声腔流派,着重介绍昆曲唱腔规律。后改名《曲律》,内容略有变动。有嘉靖间吴昆麓校改本,1959年中国戏
十六国时天水(今属甘肃)人。后秦白雀元年(384),造《三纪甲子元历》,行用至北魏熙平二年(517),首创以月食来推算出太阳在冬至点之位置,结论更为准确。又发现了“蒙气差”(即大气折射现象),指出日出
官名。南朝梁置。天监七年(508)定为武职二十四班中的十三班,与宁远将军等同班,代旧宁朔将军。普通六年(525)刊正将军名号,罢。
?—约859唐吐蕃僧人。达那(今西藏日喀则地区谢通门)人。出身吐蕃贵族桂氏家族。精通汉、藏、梵三种语言文字,为藏族知名宗教学者、翻译家。唐大和七年(833)至沙州(今甘肃敦煌),历在沙州开元寺、永康寺
1482—1509亦作阿尔伦。蒙文史籍作乌鲁斯博罗特、乌鲁斯拜琥。明代蒙古达延汗次子。正德四年(1509)授为掌管蒙古右翼三万户之济农。及至右翼,被永邵卜部领主亦不剌因等谋杀。
①官制用语,代理(某官)之谓。亦称摄理。②官名。明朝廷派往设有总兵之地为巡抚的兼职,称赞理军务或赞理某某地方军务,为协同管理军务之意。不设总兵之地,则称提督军务。均加都御史等衔。因事而设。始见于宣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