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知识>唐阙史

唐阙史

书名。原称《阙史》。唐高彦休撰。二卷。书成于中和四年(884)。以所集草稿散佚过半,定稿时又有所删削,故名。记大中、咸通以来人物、琐事、掌故、传说等,间附议论,凡五十一条。所记唐末以缣帛为流通手段,楚州淮阴地主庄园以庄券相质等事,于研究社会经济颇有所裨。周墀、崔阃、郑薰、卢携等人事迹片断可资考史。杜牧、皇甫湜、刘蜕、卢渥等文人轶事,亦颇可采。存录传奇故事亦多。惟今本已非原帙。《太平广记》所引,多互有异同。尚有佚文数则,见于《资治通鉴考异》、《新编分门古今类事》、《宛丘集》。有《丛书集成》本等。

猜你喜欢

  • 彭乐

    ?—552北齐安定(今甘肃泾川)人,字兴。羯族。初随杜洛周,后降尔朱荣,转投韩楼,封北平王。及尔朱荣遣侯深击楼,又降深。后从丞相高欢入河北,以军功除肆州刺史。东魏天平四年(537),随欢与西魏军战于沙

  • 国论左勃极烈

    官名。金太宗时设。金太祖建国后,设谙班、国论忽鲁、阿买、昃四勃极烈,共掌国政,后又增设乙室、移赉两勃极烈。太宗改制,勃极烈仍定为四员,称谙班、国论忽鲁、国论左、国论右。熙宗时废。

  • 玄妻

    即“后夔玄妻”。

  • 直斋书录解题

    书名。南宋陈振孙撰。今本二十二卷。作者嗜藏书,每得古籍,即为之撰写提要,费时十余年,辑成书目五十六卷,著录古籍三千余种。原书明已不传,清修《四库全书》,从《永乐大典》中辑出。有《丛书集成初编》本等。

  • 小引

    明清贩盐凭证之一。每引行盐二百斤以下者为小引,最少者只二十斤。参见“盐引”。

  • 郜永宽

    ?—1863又名郜云官。清湖北人。咸丰四年(1854)加入太平军,后隶李秀成部。十年封主将。参加攻克苏杭、进军上海、救援天京(今南京)等战役。同治元年(1862)封纳王,二年守苏州,暗中通敌,与汪安钧

  • 寺户

    北魏时受寺院剥削、奴役之劳动者。地位高于佛图户及僧祇户。寺户要为寺院种田及服杂役。和平年间,文成帝准沙门统昙曜所请,使僧祇户、寺户遍及州镇。

  • 蒙学

    ①即“蒙馆”。②清末学堂等级之一。光绪二十八年(1902)颁行《钦定学堂章程》,分学校为七级,其最低一级为蒙学堂,学制四年。简称蒙学。入学年龄为六七岁,设修身、字课、读经、史学、舆地、算学、体操等课程

  • 蒲阳

    本春秋晋蒲邑,战国属魏,因“在蒲水之北,故曰蒲阳”(《括地志》)。在今山西隰县。《史记·魏世家》:襄王七年(前312),“秦降我蒲阳”,即此。

  • 潘好礼

    唐贝州宗城(今河北威县东)人。举明经。任上蔡令,以治绩擢监察御史。开元三年(715),为邠王府长史兼司马,知滑州事。曾谏止邠王出猎伤禾稼。升豫州刺史,为政勤奋,清廉无私,而好苛察。为人博学正直,不附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