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县
三国吴赤乌五年(242)以禾兴县改名,治今浙江嘉兴市南。属吴郡。隋省。唐武德七年(624)复置,八年又省,贞观八年(634)再置。乾宁三年(896)移治今嘉兴市。属苏州。五代吴越、北宋为秀州治,南宋为嘉兴府治。元为嘉兴路治。明清为嘉兴府治。1912年和秀水县合并置嘉禾县,1914年复名嘉兴县。1949年析嘉兴县城区设市,1981年县撤销并入市。
三国吴赤乌五年(242)以禾兴县改名,治今浙江嘉兴市南。属吴郡。隋省。唐武德七年(624)复置,八年又省,贞观八年(634)再置。乾宁三年(896)移治今嘉兴市。属苏州。五代吴越、北宋为秀州治,南宋为嘉兴府治。元为嘉兴路治。明清为嘉兴府治。1912年和秀水县合并置嘉禾县,1914年复名嘉兴县。1949年析嘉兴县城区设市,1981年县撤销并入市。
即少昊。相传“少昊曰清。清者,黄帝之子清阳也,是其子孙名挚立。土生金,故为金德,天下号曰金天氏”(《汉书·律历志下》)。
1117—1157南宋资州(今四川资中)人,先世秦人。字庄叔。绍兴二十一年(1151)进士第一。除校书郎,不附权贵。秦桧死,为著作佐郎,充普安郡王府教授。二十六年,迁著作郎,寻除起居郎。次年,同知贡举
周代国名。金文作䣄。亦称徐方、徐戎、徐夷、虎方。嬴姓。东夷之一。夏、商、周时分布在今淮河中下游地带。周初,建立徐国,以今江苏泗洪为中心。西周初曾随管、蔡、武庚叛周。周穆王时又率九夷侵周至
元东平(今属山东)人,字继学。王构子。英宗时任右司员外郎,泰定帝时由治书侍御史升为参知政事。泰定帝死,被燕铁木儿逮捕下狱,流远州。文宗天历二年(1329),放归乡里。不久被起用。至正二年(1343)升
官名。北魏、北齐置,亦称左户郎。为尚书省左户曹长官,六品上。掌全国计帐、户籍等事。隶度支尚书。
汉阁道名。在今陕西略阳县西二十里嘉陵江边。汉时其地名曰析里,溪源漂疾,横注于道,临江有高崖数十丈,水溢则上、下不通。东汉建宁三年(170)武都郡太守李翕凿石架木,建阁以便行旅,时人撰有《郙阁颂》。
学校名。负责训练阴阳人的机构。阴阳人即通晓天文、历法的专门人才。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1291)夏六月,始置诸路阴阳学,凡在腹里、江南的阴阳人,由各路官司详加取勘,每路设教授加以教诲,业务精通者可由司天
春秋楚地。在今湖北荆州市东。《左传》桓公十三年(前699):楚伐罗,罗与卢戎大败楚师。“莫敖缢于荒谷”,即此。
指帝王亲自处理朝政。秦汉制度,如嗣君年幼或其他原因,通常由母后临朝称制,或由事先指定的元老重臣、外戚摄政。待皇帝成年后,即由皇帝亲政。如昭帝即位年幼,霍光受遗诏辅政,昭帝死,霍光又废昌邑王,迎立宣帝,
即仇池山。因山顶有平地百顷得名。东汉建安末为氐族杨氏所据,北魏时曾封其王为百顷氐王。参见“仇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