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知识>太傅

太傅

官名。(1)西周置,为三公之一,位次太师,在太保上。周成王以毕公为太傅。《书·周官》:“立太师、太傅、太保,兹惟三公。”据孔传,其职掌为“傅相天子”,与太师、太保“经纬国事,和理阴阳”。其后历代沿置。《战国策·齐策四》:“齐王……遣太傅赍黄金千斤,文车二驷,服剑一,封书谢孟尝君。”鲍彪注:“太傅本周官,此齐大臣也。”春秋、战国沿置,执掌军政,辅佐君王。西汉平帝时与太师、太保、少傅合称四辅,位上公,无实际职司。新莽沿置。东汉以授元老重臣,居百官之首,秩万石。明帝以后,诸帝即位时皆置,兼录尚书事,行使宰相职权,有缺不补。魏、晋、南朝宋皆一品,梁十八班,陈一品、秩万石,北魏、北齐亦一品。位虽尊荣,但除两晋时执掌朝政外,多安置元老勋旧,无职司。北魏、北齐与太师、太保并号三师。北周列为三公之一,正九命。隋初复号三师,正一品,大业三年(607)罢。唐复置,用作赠予元老大臣的荣衔,正一品。天宝前除授甚少,唐末五代用为藩镇加官,遂至冗滥。北宋初用为宰相、亲王、使相的加官,正一品。政和二年(1112)改号三公,执掌朝政,行使宰相职权,后亦作为勋臣加官。南宋沿置。辽、金、元皆为加官、赠官,正一品。明初置为皇帝的辅弼大臣,权任颇重。建文间罢,仁宗复置。后渐成虚衔,为勋戚大臣的加官、赠官,正一品。清代沿置。(2)太子太傅的简称。(3)西汉初诸侯王国亦置,辅导国王,诸侯王不守法,则向朝廷举奏。成帝时改称“”或“王傅”。

猜你喜欢

  • 邹鲁之士

    邹、鲁(今山东西部)一带的文士。《庄子·天下》:“其在于《诗》、《书》、《礼》、《乐》者,邹鲁之士、��绅先生多能明之。”

  • 汪由敦

    1692—1758清浙江钱塘(今杭州)人,字师茗,号谨堂,又号松泉居士。雍正进士。乾隆元年(1736)入值上书房。历官兵部侍郎、户部尚书等。十一年授军机大臣、协办大学士,充《平定准噶尔方略》正总裁。长

  • 水排

    古代水力鼓风机。 排同㰆,或作、鞴。 因古代以橐(皮囊)鼓风,将许多橐列成一排以水力推动,故名。东汉建武七年(31),南阳太守杜诗造水排,用于冶铁铸造。水排能加大风量、提

  • 总军需官

    官名。清末新陆军职官。光绪三十年(1904)定新陆军营制,始置。每军一人,正三品,正参领充,简放。掌筹计全军粮饷服装等事务。平时不编军,故不常置。

  • 鸡冠寨

    地名。在今四川兴文县南。为“都掌蛮”依阻之地。明万历中官军进讨,克其鸡冠寨,即此。

  • 支度使

    官名。唐代军官,掌计度军资粮仗,唐代天下边军皆置。此职多以节度使兼领。景云元年(710),置河西节度、支度、营田等使,领凉、甘、肃、伊、瓜、沙、西七州,治凉州。节度不兼支度者,以支度自为一司,有遣运判

  • 毛诗名物图说

    书名。清徐鼎撰。九卷。系著者经历二十年,参阅文献一百五十种,结合实地调查,数易其稿,于乾隆三十六年(1771)定稿付梓。按传统认识以鸟、兽、虫、鱼、草、木为序,记述动物一百十三种,计鸟类三十八种、兽类

  • 青苗法

    北宋王安石新法之一。颁行于熙宁二年(1069)九月。因对常平仓法进行改革,故又称常平新法。其法:于夏秋未熟前,凡民户自愿请贷者,即将所贷粮食折成现钱贷付,归还时令随税纳还。具体规定要点有:请钱须五户以

  • 绿野堂

    即“午桥庄”。

  • 江少虞

    南宋衢州常山(今属浙江)人,字虞仲。政和进士。调天台学官,历知建、饶、吉三州。绍兴间,摘诸史杂记编著《皇朝事实类苑》,历十四年,于绍兴十五年(1145)成书,二十八年自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