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平县
金承安二年(1197)以宣德县大新镇置。治今河北怀安县东左卫西。属宣德州。《金史·卫绍王纪》:大安三年(1211)蒙古兵进至野狐岭(今河北万全县西北),“千家奴、胡沙虎自抚州退军,驻于宣平”,即此。元改属顺宁府,移治今怀安县东左卫。明洪武初废。
金承安二年(1197)以宣德县大新镇置。治今河北怀安县东左卫西。属宣德州。《金史·卫绍王纪》:大安三年(1211)蒙古兵进至野狐岭(今河北万全县西北),“千家奴、胡沙虎自抚州退军,驻于宣平”,即此。元改属顺宁府,移治今怀安县东左卫。明洪武初废。
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所筑腾越八关之一。在今云南盈江县西北猛弄山上。
官名。北魏末政局动荡,朝廷无力镇压各地义军,遂授予一些士族武职名号,令其回乡招募军队。
古天文用语。中国古代称彗星为“孛星”、“蓬星”。《左传》:“鲁文公十四年(前613)秋七月,有星孛入于北斗。”这是世界上有关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鲁文公十四年以后,经秦王政七年(前240)到辛亥革命前一
即“百司举要”。
蒙古四大汗国之一。成吉思汗次子察合台封地。初仅有西辽旧地,后兼有天山南北路与阿姆河东广大地区,与蒙古高原和中原汉地紧密相连。察合台家属及其所属蒙古军,主要居住在牧区,汗庭设于伊犁河谷。农耕地区和城市始
?—334十六国时略阳清水(今甘肃清水西北)人。氐族。左贤王杨茂搜之子。东晋建武元年(317),茂搜卒,继立,自号左贤王,屯下辩(今甘肃成县西);弟坚头号右贤王,屯河池(今甘肃徽县西)。晋永昌元年(3
?—前61西汉昌邑(今山东巨野东南)人。曾为昌邑王郎,因坐法腐刑,为暴室啬夫。宣帝养育宫中时,曾与之同舍居。掖庭令张贺劝他以女嫁宣帝。后其女立为皇后,得封为昌成君。地节三年(前67)封平恩侯,位特进。
刑律名目。唐律列为“十恶”第五条。《唐律疏议·名例·十恶》:“谓杀一家非死罪三人,及支解人,造畜蛊毒、厌魅”。即灭绝人道的行为,如杀死一家三人(俱无死罪者),或用支解法杀人,均属“弃绝人理”。用造畜蛊
明中叶开始形成的戏曲形式。由用北曲之杂剧衍变而成,兼用南、北曲,或专用南曲,唱腔、唱词皆趋委婉、柔和,篇幅一折至八折不等,出现对唱或齐唱。为别于元杂剧,故称。
即“阿剌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