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知识>左神武军大将军

左神武军大将军

官名。唐代北衙禁军左神武军统兵长官。开元二十六年(738)分羽林军而置,寻废。至德二载(757)以左、右羽林军减耗而又别置。初设一人,正三品,乾元二年(759)以战乱未息,增为二人,总领衙前射生兵。辽亦置,为加官。

猜你喜欢

  • 四大寇

    本广州方言,用以称结伙行乞的外省流民。孙中山青年时代常与陈少白、尢列、杨鹤龄等聚谈反满,倡言无忌,被时人谑称“四大寇”。

  • 活佛

    藏语,意为神佛化现为肉身。对藏传佛教寺院集团领袖的称号。源于佛教灵魂转生说。开端于十三世纪初噶玛噶举派,其后各教派竞相仿效。格鲁派得势后,因禁娶,流行更广。其认定程序:当某一寺院集团领袖死亡后,此集团

  • 伕田

    古代壮族土官征调农奴服役所分给他们耕种的份地。属劳役地租性质。因服役的类别不同,所分份地有柴薪田、马草田、挑水田、吹鼓手田、抬轿田、扫墓田、放炮田、茶水田、梳妆田、奶妈田、打更田、管沟田、管厕田等名目

  • 战国赵邑。在今河北任丘市北。《史记·赵世家》:赵惠文王五年(前294),“与燕鄚、易”,即此。西汉置县。

  • 比部郎中

    官名。魏、晋、南北朝与比部郎互称,为尚书省比部曹长官。唐武德三年(620)置,为刑部比部司长官,员一人,从五品上。龙朔二年(662)改名为司计大夫,至咸亨元年(670)复旧。五代沿置。北宋初为五品寄禄

  • 金丹

    道教炼丹名词。古代方士、道士用黄金炼成“玉液”,或用铅汞等八石烧炼成黄色药金(还丹),故名。认为服之可长生不老。见晋葛洪《抱朴子·金丹篇》。

  • 仁蚌巴

    藏语的音译。十五、十六世纪时西藏仁蚌地方政权名。元末,置绒仁蚌宗(今仁布)。明初,阐化王扎巴坚赞任命康区盖尔族(Sger)上层南喀坚赞为仁蚌宗宗本(县官)兼萨迦本钦(长官)和曲美(在今日喀则)万户长,

  • 学战会

    清末进步团体。光绪二十四年闰三月(1898.5)黄萼、何廷藻倡设于长沙。取兵战不如商战,商战不如学战之义,故名学战会。旨在联通群力,振兴新学以挽救当时危机,发扬中国光荣。遵照经济特科六事,讲求济事实学

  • 李成谋

    ?—1892清湖南芷江人,字与吾。咸丰四年(1854)入湘军水师,充哨长。从杨岳斌陷太平天国湘潭、岳州(今岳阳)、武昌诸城,由千总、守备,擢参将。六年,率水师二次陷武汉,升副将。八年,与太平军争夺长江

  • 更鼓房

    明代内府职专更鼓之所。凡内臣有罪,谪司其事,由年久者一人总领其事。每夜五人,轮流上玄武门楼打更。例只一更一人上楼,不许携灯,风雨无阻。如有差误,则受处罚,为内府之苦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