弭妖中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置,北周沿置。秋官府田正下大夫属官,正二命。下设弭妖下士以佐其职。隋开皇元年(581)罢。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置,北周沿置。秋官府田正下大夫属官,正二命。下设弭妖下士以佐其职。隋开皇元年(581)罢。
见“郭城”。
中医术语。即十二经筋。中医经络学说的组成部分。是经络系统中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络于筋、肉关节的体系,其主要作用是联结筋肉、骨骼,保持人体正常的运动功能。《素问·痿论》:“宗筋束骨而利机关也。”
1818—1891清湖南湘阴人,字伯琛,号筠仙,晚号玉池老人。学者称为养知先生。道光进士。咸丰二年底(1853年初)随曾国藩办团练,从江忠源赴江西与太平军作战,曾建议编练水师。七年授编修,次年入直上书
科举考试中的最高一级考试。因由皇帝亲自于宫殿内主持,故又称“御试”、“廷试”、“亲试”、“殿前试”。唐武则天曾策问贡士于洛城殿,其后停废无常,未形成制度。宋太祖开宝六年(973),从下第举人徐士廉所请
官名。东汉置,属卫尉。领员吏二人,卫士三十八人,警卫皇宫北门。
即“石牛道”。
地图名。又名西汉初期长沙国深平防区图。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3号墓出土。绘于汉文帝十二年(前168)前。绘于帛上,长宽各96厘米,比例尺约为1:170000—190000,上南下北。主区是汉初长沙国
官名。太平天国后期增设之朝上职官。分正、又正、副、又副,共四人,司婚姻行政事。地方一级亦设。
书名。西晋束哲撰。记宣帝(司马懿)、景帝(司马师)、文帝(司马昭)时事。久佚。
地方行政机构。清代常于新设置地区设直隶厅,以同知或通判为行政长官。隶布政使司,制同府。另有一般散厅,亦以同知或通判为行政长官,隶于府,制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