弭妖中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置,北周沿置。秋官府田正下大夫属官,正二命。下设弭妖下士以佐其职。隋开皇元年(581)罢。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置,北周沿置。秋官府田正下大夫属官,正二命。下设弭妖下士以佐其职。隋开皇元年(581)罢。
书名。清张作彦撰。二卷。咸丰九年(1859)二月,太平军陈金釭、练四虎部进攻四会(今属广东)县城。张氏时任知县,顽守孤城百有二日,待援兵至而围解。是书具述当时防御之情形。有同治七年(1868)广州刻本
日本派往隋朝的留学生。入隋后主攻经史,兼及六艺,尤重视典章文物制度的学习。见于史籍者人数不多,著名者有高向玄理,居中国三十三年,归国后任显职,大化革新中颇具功绩。
即“太平乐”。
官名。隋置。为太子左、右内率属官,员八人,正七品。掌执千牛刀宿卫。大业三年(607)改称太子司仗左右。唐初复置。龙朔二年(662)改称太子奉裕,神龙元年(705)复旧。开元中,改称太子千牛。
见“石砫宣慰司”。
官阶名。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改奋武郎设,为武职正七品之封赠。参见“武职封赠”。
官署名。明永乐五年(1407)始置,初属北京苑马寺,十八年随该寺并入太仆寺。掌蕃养马匹,以备军需。设监正一人,正九品,监副一人,从九品,录事一人。下辖清流、广蕃、龙泉、松林四苑,苑设圉长一人,从九品,
商代晚期王室以翌、祭、、、乡(肜)五种祀典对祖先的一种周而复始的祭祀。周祭先公先王始自上甲微,包括旁系先王,祭祀次序以即位次序为准。周祭先妣始自示王之配妣庚,直系先公先王的配偶才被祭祀
官名。元世祖中统二年(1261)置,为中书省主要官员。与中书右丞并称“左右辖”,佐宰相处理政务,位居执政,正二品。初员数不定,至顺元年(1330)定员一人。行中书省亦置,员额、品阶同中书省。明初沿置,
文书名。宋初沿用唐代律、令、格、式,皇帝在一定时间对一定人、事发布的诏敕,称散敕或敕条,其中长期适用的敕文,经编纂成书,即称编敕。太祖时,窦仪等编成《编敕》四卷,与《刑统》同时行用。太宗时,增为《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