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营使司
官署名。南宋建炎元年(1127)置,总领行在军政。设御营使以宰相兼,御营副使以执政兼。其属有参赞军事,以侍从官兼;提举一行事务,以大将兼。将佐有都统制及五军统制等。三年依令仅辖行在五军,其余边防事务归三省、枢密院。四年罢,兵权皆归枢密院。绍兴三十二年(1162)复置,仅掌殿前忠勇等军,不久即罢。
官署名。南宋建炎元年(1127)置,总领行在军政。设御营使以宰相兼,御营副使以执政兼。其属有参赞军事,以侍从官兼;提举一行事务,以大将兼。将佐有都统制及五军统制等。三年依令仅辖行在五军,其余边防事务归三省、枢密院。四年罢,兵权皆归枢密院。绍兴三十二年(1162)复置,仅掌殿前忠勇等军,不久即罢。
即“合剌乞塔”。
1037—1101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苏洵子。嘉祐进士,复举制科,授凤翔府签书判官。治平中入判登闻鼓院,召试得直史馆。历判官告院、开封府推官。熙宁中上书力言王安石
南朝梁南兰陵(治今江苏武进西北)人,字世达。萧子云之子。善草隶,时人比之卫恒、卫瓘。梁武帝尝使书之,认为“子敬之迹不及逸少,萧特之书遂逼于父”。位太子舍人、海盐令。早卒,简文帝(萧纲)曾为之作墓志铭。
官署名。简称湖北(道)廉访司。元代地方监察机构。江南诸道行御史台所辖十道监司之一。至元十四年(1277),于武昌置江南湖北道提刑按察司,监武昌、岳州等路。二十五年,并入山南湖北道提刑按察司。二十九年,
见“时敏报”。
即“车师”。
官名。明初宗人府正官。正一品。以亲王充任。掌皇室宗族事务。永乐后,制设实缺。详“宗人府”。
官名。西晋、北朝与右中兵郎互称,为尚书省右中兵曹长官。参见“右中兵郎”。
官名。《周礼》天官之属。掌收敛官府结余费用财物。
丝织品名。唐时,越州(治今浙江绍兴)所产绫绢,织工精细,文彩奇巧。敬宗时,诏索盘绦缭绫千匹。有玄鹅、天马、盘绦等花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