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奏稿
书名。近人康有为撰,麦仲华、康同薇编辑。一册。清宣统三年(1911)刊行。收康有为戊戌变法期间奏稿二十篇(包括代人拟稿者),依时间先后排次。另有目无文十三篇。末附进呈编书序文五篇。近年故宫博物院发现《杰士上书汇录》等康氏戊戌条陈的内府抄本与论著手写原本,经考证,是书所载多非当时真折,其中或为草稿,或为后来重写,间有适应新形势的改纂。
书名。近人康有为撰,麦仲华、康同薇编辑。一册。清宣统三年(1911)刊行。收康有为戊戌变法期间奏稿二十篇(包括代人拟稿者),依时间先后排次。另有目无文十三篇。末附进呈编书序文五篇。近年故宫博物院发现《杰士上书汇录》等康氏戊戌条陈的内府抄本与论著手写原本,经考证,是书所载多非当时真折,其中或为草稿,或为后来重写,间有适应新形势的改纂。
科举考试用语。科举时代将各级考试的试卷由考官选定后编刻成册,称为试录。亦有称“程文”者。宋代始行之,元、明、清历代均沿之。其间有乡试录、会试录之别。清代别称“闱墨”。参见“闱墨”。
西汉巨鹿杨氏(今河北宁晋)人,字子心。初任县令。成帝永始、元延年间朝政腐败,长安秩序混乱,乃以三辅高第选守长安令,收捕城中不法少年、无市籍商贩作务,及鲜衣凶服持刀兵者数百人,置穴中,覆以大石。百日后令
战国时告子的学说。《孟子·告子上》:“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认为性与生俱来,是人的饮食男女等生理欲望,无善恶之分,而与孟子“性善”论不
隋开皇十六年(596)以野王县改名。治今河南沁阳市。历为怀州、河内郡、怀庆路、怀庆府治。1913年改为沁阳县。
官名。西汉置,初属中尉,后隶执金吾。分左、中、右三候,秩六百石。车驾出,掌清道;车驾还,持麾至宫门,门乃开。其属有候丞、左右京辅都尉、尉丞兵卒。东汉省为一人,不常置。有事以郎兼之,事讫则罢。晋朝仅中朝
1789—1856)英国人。十二岁即入海军。1803年至印度,前后长达四十年之久。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被英国政府任命为侵华全权代表,取代义律。同年六月抵香港,督率英军攻占厦门、定海、镇海、宁波;
明末李自成农民军向明朝官吏追赃助饷的专门机构。崇祯十六年(1643)初,起义军克襄阳,即向明地方官吏追赃助饷。十七年,进入北京后正式设置专门机构,由刘宗敏、李过、李牟、田虎诸人主持。设立长班,调查明官
官署名。明永乐五年(1407)置,为北京苑马寺六监二十四苑之一,属卢龙监。设圉长一人,从九品,下分各群,设群长,掌牧养马匹,以备军需。十八年并入太仆寺。
书名。清陈锡麒撰。四卷。咸丰十年(1860)太平军进军浙江,次年克海宁,陈氏逃亡,同治三年(1864)随清军复归海宁。以感叹事变,乃重为采访查勘。扩充原著《海宁失守记略》成此编。凡《失守始末》、《克复
以绳索或铁链系一不同形状之重物或器械以击打之兵器。绳索以纯丝、人发、鹿筋、牛筋等合绞一处而辫之,手持一端为千斤套腕索。使用时执索链一端,用力将系物一端掷出,或击,或钩,以击杀敌人,如飞鎚、飞挝、飞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