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标
清代各省巡抚亲辖之绿营兵称抚标。
清代各省巡抚亲辖之绿营兵称抚标。
傣语音译,意为官家亲属。或称“鲁郎道叭”,意为官家后裔。原是云南西双版纳傣族大、小封建领主之疏亲远戚,各自占有少量田地,自耕自食,成为介于领主与农奴之间的一个中间阶层。有私有土地,世代承袭,或自由买卖
明清时官庄和旗地中所设之管理人。明代在一些皇庄、勋戚庄田中设有庄头,负责催收庄田子粒(即田租)。清代内务府、八旗官兵及王公宗室官庄之基层生产单位粮庄、银庄、豆秸庄、棉花庄中均设。每庄有壮丁五人、七人或
官署名。元云南行省所辖。置司于大理路,分管大理、柔远(今龙陵境)、茫施(今潞西)、镇康(今永德、镇康境)、镇西(治旧盈江城)、平缅(今陇川)、麓川(今瑞丽)、谋粘(今耿马)、孟定(今耿马西)、木邦(今
唐时吏部考试官吏方法。始于高宗时。初取州县案牍疑议,令应试者断割,观其断决能力,判语皆须四六骈文,试卷糊名。后因选人较多,不足为难,乃采经籍古义,假设甲乙,令其判断。既而来者益众,又不足以难之,乃征僻
?—1293元别失八里(今新疆吉木萨尔境破城子)人,字国宝,自号龙宫老人。畏兀儿族。九岁从师学佛经。十五岁习儒、释二家之书,通各族语。元宪宗时,应召入侍。世祖即位,进《宝藏论玄演集》十卷,又译《尚书·
852—930五代时楚国建立者。公元907—930年在位。许州鄢陵(今属河南)人,或作扶沟(今属河南)人,字霸图。少为木工,应募从军。初为孙儒裨将,光启三年(887)随秦宗权、孙儒、刘建锋等出掠江淮。
888—947五代时涿州归义(今河北雄县西北)人,字耀远。少以好学知名。仕后唐、后晋两朝为相。后唐时,兼判三司,蠲除残租积负,民间德之,三司吏则以失去勒索贿赂机会,皆怨。开运二年(945),史臣修《唐
司马之尊称。《尚书大传》:“天子三公,一曰司徒公,二曰司马公,三曰司空公。”
官署名。隋大业三年(607)始置,与御史台、谒者台合称三台。设司隶大夫一人为长官,掌巡察之事。别驾二人,分察东都及京师。刺史十四人,巡察畿外。诸部从事四十人,佐刺史巡察。所掌六条:一察品官以上理政能力
书名。近人马相伯撰。一册。书中多关天主教事之作,间有少数文字议及洋务活动及时局者。有1937年排印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