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谕使
官名。南宋建炎元年(1127),始设京城抚谕使,后遣使抚谕诸路,如不以使名,即称抚谕官。抚谕使于一路或数路宣扬朝廷意旨,安慰存问,按察官吏,采访民间利病。其官署称抚谕使司或称抚谕司。不常置。
官名。南宋建炎元年(1127),始设京城抚谕使,后遣使抚谕诸路,如不以使名,即称抚谕官。抚谕使于一路或数路宣扬朝廷意旨,安慰存问,按察官吏,采访民间利病。其官署称抚谕使司或称抚谕司。不常置。
医书名。明末张介宾(字景岳)撰。六十四卷。成书于天启四年(1624),刊于清顺治七年(1650)。分《传忠录》、《脉神章》、《伤寒典》、《杂证谟》、《妇人规》、《小儿则》、《麻疹论》、《痘疹诠》、《外
清代水路钞关派出之稽查机构。分置于水路冲要,题报在案,多者数十,少者数个。设役巡守,稽查商民有无绕关别走,以防漏税。
管形火器。用于明。用大铁炮装火药舂实后安引信。用生铁铸小口空腹蒺藜小炮,入炸药满口杵实,进小竹筒安药线稍长,放于大炮口上,临用,先点小炮药线,次点大炮药线,以大炮送小炮,爆裂以杀敌。
武阶官名。北宋政和二年(1112)由三班奉职改名。从九品,属小使臣。
即重叠催税。宋代加税之一。宋时州县衙门对已纳税者不发税钞或不在簿籍中注销,而重令税户纳税。
书名。又名《东南纪实》、《东南纪事》。著者佚名。一卷。清光绪十年(1884)刻本。记咸丰十年(1860)二至四月清军和太平军在杭州、南京和苏南的战事,诸如太平军克杭州、破江南大营,席卷常州、苏州、无锡
①郊外的地区。国以外至一百里为郊,至二百里为甸。②《周礼》中的土地区划。《周礼·地官·小司徒》:“九夫为井,四井为邑,四邑为丘,四丘为甸,四甸为县,四县为都。”郑玄注:“甸方八里。”
古城名。十六国汉嘉平二年(312),刘聪以其子济南王刘骥为征西将军,筑城居之,在今山西临汾市西北。《晋书·刘聪载记》:靳准杀汉主刘粲,“自号大将军、汉天王,置百官,遣使称藩于晋,左光禄刘雅出奔西平”,
斗(鬥)由折射形成的日变之一种。《吕氏春秋·明理》:“其日有斗蚀。”高诱注:“斗蚀,两日共斗而相食。”二日(或多日)并出,离而复合,合而复离谓之斗;既斗而又相掩为斗蚀。
754—811唐赵州(治今河北赵县)人,字叔翰。出身仕宦之家,仪表雅美,好学爱施舍。年四十余未仕,困居广陵(今江苏扬州),徐州节度使张建封辟为从事。建封死,或告其动摇军心,杜佑保之,德宗见其仪容,授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