拂菻
古国名。魏、晋、南北朝时称大秦、普岚、伏卢尼,唐始称拂菻。又作拂临或拂懔。指东罗马帝国及其所属西亚地中海沿岸一带。唐《慧超往五天竺传》记有大、小拂临,似以君士坦丁堡一带为大拂临,以小亚细亚为小拂临。贞观、乾封、大足、景云、开元、天宝年间皆遣使来唐。《宋史·外国传》中之拂菻则指塞尔柱突厥人统治下的小亚细亚一带,宋元丰、元祐时,也曾来使。
古国名。魏、晋、南北朝时称大秦、普岚、伏卢尼,唐始称拂菻。又作拂临或拂懔。指东罗马帝国及其所属西亚地中海沿岸一带。唐《慧超往五天竺传》记有大、小拂临,似以君士坦丁堡一带为大拂临,以小亚细亚为小拂临。贞观、乾封、大足、景云、开元、天宝年间皆遣使来唐。《宋史·外国传》中之拂菻则指塞尔柱突厥人统治下的小亚细亚一带,宋元丰、元祐时,也曾来使。
书名。清赵沅英撰。稿本。记作者于咸丰四年(1854)组织团练镇压广东新会天地会吕瑞俊、陈松年等起义以及有关第二次鸦片战争等事。涉及广东红巾军的阶级成份、组织、口号及其对地主团练和帝国主义斗争等部分内容
1123—1197金泽州高平(今属山西)人,字致美,自号游仙野人。皇统经义进士。世宗时为应奉翰林文字,累迁西京副留守、翰林直学士,兼太常少卿。高文大册,号称独步。累迁翰林侍讲学士兼御史中丞。章宗即位,
官署名。辽代北面官。掌王子各帐之事。设王子太师、太保、司徒、司空等职。
元广西普宁(今容县)僧人。致和元年(1328)五月,起兵反元,建国改元。
城市的行政区划体制。宋代城市的发展,打破前代以坊为居民区,市为商业区,坊、市严格区分的界限;街巷都可开设店铺,又在坊之上设厢,作为较大的行政区划,以加强对坊郭户的控制。厢坊制遂取代前代的坊市制。
官名。宋宦官最高官职。内侍初补为小黄门,得升为内侍黄门,逐级升迁,以都都知为极品。
1040—1123北宋时贡塘(今西藏吉隆境内)人,原名退巴噶(闻喜)。藏族。藏传佛教噶举派创始人玛尔巴弟子。原属琼波氏家族,其祖父移居贡塘后,改称米拉氏家族。原习本教,后改习藏传佛教宁玛派“大圆满法”
?—754唐时铁勒同罗部首领。本臣于后突厥,乌苏米施可汗在世时,出任西叶护。天宝元年(742)归唐,封奉信王,赐姓名为李献忠,处其部于朔方河南地。八载,率所部从哥舒翰攻吐蕃,夺石堡城,累官至朔方节度使
黄老刑名之学术语。意为合乎道之法。《管子·心术上》:“故事督乎法,法出乎权,权出乎道。”认为法与道有内在联系。道法并称见于《荀子·致士》:“故士之与人也,道之与法也者,国家之本作也。君子也者,道法之总
彦一作延。北宋人。元丰中,尝为山阴尉、隰州司户。八年(1085)为滏阳令。后自江宁上元移宰常州武进,以朝奉郎致仕。著有《杨公笔录》、《左氏春秋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