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知识>握槊

握槊

古代博戏之一。自天竺(印度)传入,南北朝时盛行。《魏书·术艺传》:“此(握槊)盖胡戏,近入中国,云胡主有弟一人遇罪,将杀之,弟从狱中为此戏以上之,意言孤则易死也。世宗以后,大盛于时。”唐刘禹锡《观博》云:“初,主人执握槊之器,置于庑下,曰:‘主进者要约之。’既揖让,即次。有博齿,齿异乎古之齿,其制用骨,觚稜四均,镂以朱墨,耦而合数,取应期月,视其转止,依以争道。”后演变为双陆博弈。参见“双陆”。

猜你喜欢

  • 眉州

    西魏废帝二年(553)平蜀,三年改青州置,“因峨眉山为名”(《元和郡县志》)。治齐通县(隋改通义县,宋改眉山县。今眉山县)。大业初废。唐武德二年(619)复置。天宝元年(742)改为通义郡,乾元元年(

  • 移剌福僧

    ?—1222金东北路(治今吉林洮南东)乌连苦河猛安人。以荫补吏部令史。卫绍王时,历任同知兴中府、广宁府事,后改辽东宣抚副使。贞祐三年(1215),以山东西路转运使致仕。兴定二年(1218),受宣宗召见

  • 史馆同修撰

    官名。南宋史馆置,以侍从官充任,位在修撰下、检讨上,掌修史之事。

  • 内西头供奉官

    官名。北宋置,为内侍阶官,隶入内内侍省。元丰改制,定为从八品。政和二年(1112)重定内侍官名,改为左侍禁。

  • 翊府

    军府名。即翊卫府。(1)隋左右卫始置,分左翊一开府、二开府、三开府、四开府,各领开府府、仪同府,为内府。左右翊卫正八品上,大业三年(607)改翊卫为武侍。唐十二卫皆置,左右卫领翊一、翊二两府,左右骁卫

  • 熙朝定案

    书名。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编纂。三卷。所辑多为清初有关基督教及传教士的上谕及奏疏,其中涉及造火炮、修历法、勘建京师道路,对研究清初传教士活动情况及汤若望、南怀仁的有关事迹有重要参考价值。

  • 伯禹

    即“禹”。

  • 李赤心

    即“李过”。

  • 门下省

    官署名。魏、晋、南朝初期为门下诸省的泛称。门下即黄门之下,其署设于宫禁中,其官得出入宫禁,为皇帝的亲近侍从官员。东汉有门下三寺,即中寺、东寺、西寺。三国魏、西晋门下设侍中省,置侍中、给事黄门侍郎各四员

  • 华阳宫

    战国秦国宫名。秦孝文王为太子时,以爱姬华阳夫人为正夫人,因名太子宫为华阳宫。故址在旧长安城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