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山官学
学校名。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始设,隶内务府。因设于景山北上门两旁官房内,故名。负责教授上三旗官学生学习满、汉文。设总管三人及汉书教习、翻译教习多人,分别管理学务及教学事。学生来自上三旗子弟,及回子佐领下四名。额设三百九十二名,其中习满文者二百七十七名,习汉文者一百十五名。其要求与咸安宫官学生同,惟待遇比咸安宫官学生略低,每人每月给银一两,每季给米二石六升。参见“咸安宫官学”。
学校名。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始设,隶内务府。因设于景山北上门两旁官房内,故名。负责教授上三旗官学生学习满、汉文。设总管三人及汉书教习、翻译教习多人,分别管理学务及教学事。学生来自上三旗子弟,及回子佐领下四名。额设三百九十二名,其中习满文者二百七十七名,习汉文者一百十五名。其要求与咸安宫官学生同,惟待遇比咸安宫官学生略低,每人每月给银一两,每季给米二石六升。参见“咸安宫官学”。
见“平闇”。
书名。清末贵州清理财政局编。分田赋、厘税、结部三部。宣统三年(1911)汇编贵州财政收支各项资料而成。分类较细,有数百子目。为清贵州财政史料。有民国印本。
书名。清苏芳阿编。一卷。辑录满洲、蒙古御史姓名等而成。清初至乾隆七年(1742),仅列人名,未详分年代。乾隆八年至道光十七年(1837)则注出年份、旗别、官阶并字号。初编成于道光时。后佚名续补至光绪十
官署名。汉代丞相府置,主管郡国上计,以掾主之。郡亦置。三国魏相国府置,有掾、属各一人。晋初不设,至杨骏为太傅置设属一人;赵王伦为相国,增设掾一人。南朝宋齐公府,北朝齐州府皆置,长官为参军或行参军。
篇名。南朝陈真观著。针对朱世卿《性法自然论》而作。文中自设宾主,通过“请疑公子”与“通敏先生”的问答,说明万事万物非出于“自然”,亦无“自性”,而是受制于“因果”、“因缘”。以自然界的一些因果现象比附
官署名。元代置。属礼部。秩正四品,掌乐工、供奉、祭飨之事。元世祖中统元年(1260)立仙音院。至元八年(1271),改玉宸院,秩正四品。二十年改仪凤司,隶宣徽院。二十五年改隶礼部。大德十一年(1307
京族的旧称。
?—前598一称夏南。春秋时陈国人。母夏姬与陈灵公及大夫孔宁、仪行父私通。鲁宣公十年(前599),他杀灵公,孔宁、仪行父奔楚,遂自立为陈国国君。次年,楚庄王以其弑君为借口,率师灭陈,将其车裂。
即“杜宇”。
书名。南宋张淏撰。淏字清源,婺州武义(今属浙江)人,祖籍河南开封。绍定初以奉议郎致仕。四卷。书久佚。清代修《四库全书》时,从《永乐大典》中辑出,除叶适等题跋外,共一百二十余条,多为记叙当代史事、人物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