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桐
明宗室。太祖第三子。洪武三年(1370)封晋王,十一年就藩太原。好学而性骄,在藩国多行不法。太祖欲罪之,太子朱标力救得免。有武略,数将兵出塞。与燕王朱棣并被委以重任,冯胜、傅友德等皆听其节制。卒谥恭。
明宗室。太祖第三子。洪武三年(1370)封晋王,十一年就藩太原。好学而性骄,在藩国多行不法。太祖欲罪之,太子朱标力救得免。有武略,数将兵出塞。与燕王朱棣并被委以重任,冯胜、傅友德等皆听其节制。卒谥恭。
书名。明王惟俭撰。二百五十卷。历来学者苦《宋史》繁芜,惟俭删削改编,撰为是书。凡纪十五,表五,传二百,志三十。 本纪增帝㬎、帝昺二纪;年表于宰辅外,增南唐诸国及辽、金;类传多省并标目,如
清顺治十八年(1661),朝廷下严禁拖欠钱粮之令,违禁官绅,一律斥革追索。江南巡抚朱国治列举欠粮绅监一万三千五百十七人,指为“抗粮”,尽行褫革,枷责追比,称奏销案。探花叶方蔼因欠粮银一厘(值制钱一文)
地名。在今越南谅山省谅山。《武经总要》永平寨(今公母山西,越南谅山东北)西南交趾甲洞一日程。
金官名。原义为大部长。金初为皇室贵族之尊官,金太祖设谙班、国论忽鲁、阿买、昃四勃极烈共掌国政。熙宗推行汉法,改革官制,勃极烈之制遂废。
战国邑名。在今河南原阳县东南。《战国策·秦策三》:“赵且与秦伐齐,齐惧,令田章以阳武合于赵”,即此。秦置县。
北宋太平兴国初以义州改名。治岑溪县(今市西南)。辖境相当今广西岑溪市地。属广南西路。熙宁四年(1071)废。
唐总章二年(669)置。治安远(立德改名柔远,确址无考)。辖境约当在今越南永富省红河以南及河山平省北部一带。天宝时曾改名福禄郡。
或作武隧津。魏晋时期易水(今河北徐水县西北遂城北瀑河)流经武遂的俗称。《水经·易水注》:易水“又东流径武隧县南”,“俗又谓是水为武隧津”。《资治通鉴》:东晋咸康六年(340)前燕慕容皝袭后赵,“进破武
官署名。东汉末曹操丞相府僚属诸曹之一,设掾、属各一人。三国魏沿置。西晋公府、将军府俱置。长官为掾或属。西晋末司马睿丞相府亦置,改长官为参军。东晋、南朝、北魏、北齐公府、将军府,隋代王府、诸卫、太子卫率
即“杨行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