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延
明河南汝阳(今汝南)人,字景喆。万历进士。授知县,擢御史,因请册立太子忤帝意,削籍归。光宗立,召为大理寺卿。天启三年(1623)晋户部尚书。五年迁吏部尚书,不久遭魏党排挤,罢官归。著有《十三经字诂》、《栩栩轩文集》等。
明河南汝阳(今汝南)人,字景喆。万历进士。授知县,擢御史,因请册立太子忤帝意,削籍归。光宗立,召为大理寺卿。天启三年(1623)晋户部尚书。五年迁吏部尚书,不久遭魏党排挤,罢官归。著有《十三经字诂》、《栩栩轩文集》等。
书名。南宋叶适(世称“水心先生”)撰。二十九卷。计文二十六卷,诗三卷。又有《水心别集》十六卷。1959年中华书局将文、别集编印为《叶适集》。自谓“此书虽与一世之论绝异,然其上考前世兴坏之变,接乎今日利
官名。隋炀帝始置,为宫廷女官二十四掌之一。隶尚仪局,为司乐、典乐之属,员四人,从九品,协掌音乐。唐沿置,员四人,正八品,协掌内宫弦乐及诸乐陈布之仪。金沿唐制,品秩、职掌皆同。明洪武十七年(1384)尚
东汉汝南项(今河南沈丘)人,字孟喜。初举孝廉,迁冀州刺史。深恶宦官外戚专权,曾拒绝中常侍具瑷请托;又劾中常侍曹腾弟曹鼎贪赃千万,鼎坐输作左校。后因上书为南阳太守成瑨辨冤坐免。灵帝初拜议郎,旋病卒。
书名。清刘坤一撰。六十六卷。分奏疏、书牍、电奏、公牍、电信及补过斋诗文集等六部分。起咸丰八年(1858)正月,迄光绪二十八年(1902)八月。刘氏任封疆大吏达三十年,故集中包括甚广,有关太平军、天地会
在今重庆奉节县境内。三国蜀汉章武二年(222),刘备征吴,自猇亭败后退白帝城,建此宫。翌年死于此。
书名。一作《嘉靖以来内阁首辅传》。明王世贞撰。八卷。书成于万历间。记明嘉靖、隆庆、万历三朝阁臣事迹,始于杨廷和,迄于申时行。王世贞认为有明一代,委政内阁自嘉靖始,而内阁首辅责任尤专,一时政事得失,皆操
①官署名。隋称仁寿宫监,唐贞观时改此名。隶司农寺。掌修缮宫苑、进奉丹药等事。有监一人,从五品下;下设副监、丞,另有主簿等属官。②官名。九成宫总监长官,亦称九成宫总监监。
西汉高帝置。因境内泰山得名。治博县(今泰安市东南),元封以后移治奉高县(今泰安市东)。辖境相当今山东长清县、淄博市博山以南,宁阳、平邑等县以北,平阴、肥城等市、县以东和沂源、蒙阴等县以西地区。东汉以后
青又作蜻。在今云南姚安县南,源出三窠山西,北流至县南四十里潴为大石淜。又北至大姚县南合大姚河,经县东北入金沙江。《汉书·地理志》越巂郡青蛉县注引应劭曰:“青蛉水出西,东入江也。”《隋书·史万岁传》:万
①(?—329)晋琅邪临沂(今山东费县东)人,字世踰。初为县小吏,后供事琅邪王司马睿为记室掾,迁丞相府舍人,专掌文檄。因笔迹与睿相似,不与人交书,闭门不通宾客。封原乡亭侯。睿即帝位,为中书舍人,拜骑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