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子
即“楼”。
即“楼”。
①皇帝所乘之舟。隋大业元年(605),炀帝乘舟下江都(今江苏扬州)。舟长二百丈,高四十五尺,计四层:上层有正殿、内殿、东西朝堂;中二层有百二十房,皆以金玉装饰;下层为内侍所居。船制成龙形或刻有龙纹,因
天文学名词。指日食或月食时,日轮或月轮开始被食部位的方向。《汉书·五行志》:“征和四年(前89)八月辛酉晦,日有食之,不尽如钩,在亢二度;晡时食,从西北;日下晡时,复。”晡时指下午四、五点钟。西北就是
官署名。明设于兴都承天府(今湖北钟祥)的军事机关。嘉靖十八年(1539)置。设官与中都留守司同。统显陵、承天二卫,护卫显陵。
西汉置。治今湖北公安县西南。属武陵郡。东汉建安二十四年(219),孙权封吕蒙为孱陵侯于此。西晋仍为县,属南平郡。永嘉六年(312),荆州刺史王澄自江陵徙治此县。南朝齐为南平郡治。隋开皇九年(589)省
周代天子女儿的称号。汉代以后亦称帝王之女为王姬。
辽制,凡宗戚子弟别组为一班,号“孩儿班”,有班使、班详稳等官。
官名。西汉置。武帝时有强弩都尉路博德,曾领兵筑居延塞。
官名。三国魏置。西晋时此职多驻幽州,为幽州地区军政长官,兼管乌丸事务。三国魏、晋、南朝宋皆定为四品。十六国前秦、西凉亦置。南朝梁天监七年(508)置宁远将军等五号将军代此。但梁元帝时,仍拜徐度为此职。
仆(僕)官名。北魏置,多省称大行台仆射,分左、右,为人行台次官,佐大行台尚书令掌管大行台事务。唐武德初,置陕东道大行台尚书省,尚书之下,置左、右仆射各一员,从二品。武德八年(625)省。
古族名。氐的一支。原居陇右略阳,后迁枋头(今河南滑县西南),其豪帅吕氏,于十六国时建立后凉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