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知识>河中府

河中府

唐开元九年(721),升蒲州置。以地当黄河中游得名。同年降为蒲州。天宝元年(742)改为河东郡。乾元元年(758),复为蒲州,三年,又升为河中府。治河东县(今永济市西南蒲州)。辖境相当今山西西南部的永济、临猗、运城、河津、万荣等市、县和芮城、陕西大荔两县的部分地区。唐属河东道,北宋属永兴军路,金属河东南路,元属晋宁路。明洪武二年(1369),降为蒲州。背负关陕,南阻大河,扼晋、陕交通咽喉。唐代宗时,仆固怀恩反叛,以郭子仪为关内河东副元帅、河中节度使镇此。府城西有鹳鹊楼,为观赏黄河景色极佳处。唐代至河中的文士,必登临赋诗。王之涣有《登鹳鹊楼》诗。府城东有普救寺,为王实甫《西厢记》中普救寺所本。

猜你喜欢

  • 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

    演说词。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十月十七日孙中山在东京《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的演说。进一步阐述其三民主义理论。认为民族主义是要实行“民族革命”,推翻满清政府,建立汉人之民族国家,但并非“尽灭满洲民

  • 宗妇

    ①宗子之妇。《礼记·内则》:“祗事宗子、宗妇。”孔颖达疏:“宗妇,谓大宗子之妇。”②官名。春秋时诸侯后宫女官。多由卿大夫的妻子担任。佐助诸侯国君夫人掌妇事礼法。《礼记·祭统》:“及迎牲,君执紖,卿大夫

  • 梁后(後)略

    书名。隋姚最撰。十卷。记事起自梁武帝太清三年(549)侯景之乱,迄于何时不详。是一种权记当时,不终一代的“偏记”。已佚。

  • 吴兵将军

    官名。北魏泰常七年(422)伐南朝宋时置,以公孙表任之。此后主要职责为统江南籍士兵。孝文帝改定官制后未见。

  • 上官仪

    约608—665唐陕州陕县(今河南三门峡市西)人,字游韶。贞观初举进士,授弘文馆学士,官至秘书少监,同东西台三品。有文才,尤擅五言诗,多应制、奉和之作。词句婉丽工整,为士大夫推崇仿效,称为“上官体”。

  • 岢岚镇

    地名。隋大业中置。在今山西岢岚县。《新唐书·地理志》:“永淳二年(683)以岢岚镇为栅”,即此。唐长安三年(703)置岚谷县。

  • 汉皇德纪

    书名。一称《皇德传》。东汉侯瑾撰。三十卷。记述东汉光武帝至冲帝行事。久佚。今有张澍辑本,仅五则,收入《二酉堂丛书》。

  • 朝宗桥

    位于北京市昌平县沙河乡。跨沙河,为明代谒陵必经之路,故名。始建于明正统十三年(1448),嘉靖十七年(1538)诏修朝宗桥,万历四年(1576)工竣。为七孔厚墩连拱石桥,长130米,宽13.3米,石拱

  • 司调中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仿《周礼》调人置,北周沿置。秋官府属官。正二命。下设司调下士以佐其职。北周时于其上置司调大夫,以总其事。隋开皇元年(581)罢。

  • 济南之役

    明靖难之役中的一次战役。建文二年(1400)五月,燕军乘白沟河之役的胜利进攻济南,大败官军李景隆部于城下。山东参政铁铉、都督盛庸据城死守。朱棣为占领济南,断官军粮道,以图江淮,乃决堤灌城。铁铉诈降,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