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桥
又称万安桥。在今福建泉州市东北。跨越与惠安县分界的洛阳江。始建于北宋皇祐五年(1053),嘉祐四年(1059)十二月竣工,由郡守蔡襄主持建造。《万安桥记》云:“酾水为四十七道(桥孔),梁空以行,其长三千六百尺,广丈有五尺。”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梁式石桥。桥上原有扶栏、石狮、石亭、石塔等建筑,历经变迁,多已废毁。1932年在桥上添建了钢筋混凝土的公路桥面,自此原貌尽失。
又称万安桥。在今福建泉州市东北。跨越与惠安县分界的洛阳江。始建于北宋皇祐五年(1053),嘉祐四年(1059)十二月竣工,由郡守蔡襄主持建造。《万安桥记》云:“酾水为四十七道(桥孔),梁空以行,其长三千六百尺,广丈有五尺。”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梁式石桥。桥上原有扶栏、石狮、石亭、石塔等建筑,历经变迁,多已废毁。1932年在桥上添建了钢筋混凝土的公路桥面,自此原貌尽失。
即“茅山派”。
官署名。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创设,初隶工巡总局,继辖于巡警部,后又改归民政部直辖。收取轻罪犯人,令习工艺,使之改过自新,并酌收贫民,教以谋生之技,相当于京城地区的劳教机关。有监督、提调兼典狱官、
指上等之商品。宋代将舶货分为粗、细两类,并分别抽税。元承宋制,舶货中贵重者称为细色,一般称为粗色。据当时庆元(今浙江宁波)地区方志的记载,进口舶货中,细色有一百三十四种,粗色有八十九种。官府对细色、粗
春秋末鲁国人,名枨,字子周,或说名党,一作棠,字周。孔子学生。孔子以为他多欲不刚。
西汉人。成帝时,为司隶校尉。哀帝初,揭发赵昭仪杀害成帝继嗣;又劾奏成帝舅曲阳侯王根无人臣礼,根以此被遣归国。与骑都尉李寻共荐方士夏贺良待诏黄门。贺良说哀帝改元易号,以息灾异。复欲变更政事,奏请罢退丞相
1231—1281元巩昌盐川镇(今甘肃漳县)人。汪古部人。汪世显子。少从兄德臣出征。宪宗三年(1253),为元帅,领部屯田白水。八年,还巩昌,经办军需。中统元年(1260),奉命率部在甘州(今甘肃张掖
战国时秦国封君,芈姓,名戎,亦号新城君,秦昭王母宣太后异母弟。初封华阳,以太后故,与穰侯、高陵君、泾阳君共擅国事,私家之富重于王室,号称“四贵”。昭王八年(前299),将兵伐楚,取新城(今湖北京山东北
《诗经》组成部分之一。七十四篇。一说雅借为夏,夏是西周王畿的古名。小雅基本是西周王畿的诗,个别篇如《大东》、《都人士》似为东方地区作品。产生于西周至东周初期。部分为宴会乐歌,部分是批评朝政的歌谣,有的
书名。南宋费衮撰。十卷。衮字补之,无锡今属江苏)人。绍熙间在世。“梁溪”为无锡别名。内容记述宋代政事典章,考证史传,评论诗文,间及传闻琐事。第四卷则全记苏轼事。年(552),景败走,兄弟相扶出,始
辽属部之一。金代称粘拔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