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昭公
春秋时燕国国君。公元前586—前574年在位。继燕宣公即位。死后由武公继位。
春秋时燕国国君。公元前586—前574年在位。继燕宣公即位。死后由武公继位。
北宋皇祐中置。治今凌云县。属邕州羁縻。元属田州路,明直隶广西布政使司。辖境相当今广西凌云、乐业,贵州罗甸、望谟等县地。清顺治十五年(1658)升为泗城府。
书名。近人吴廷燮撰。二卷。起自北魏太和十七年(493),止于永熙三年(534)。吴氏辑录正史、编年、地志、文集、类书、杂史、稗官、石刻有关元魏方镇资料,编为是表,对元魏方镇设置情况,叙述颇详。汇入《历
在今河南安阳市西南。《资治通鉴》:唐乾元元年(758),安庆绪败走,郭子仪等追之至邺,“庆绪收余兵拒战于愁思冈”,即此。隋改名崇义冈。
1252—1296元蒙古兀良合氏,原名帖木儿。大宗正府也可札鲁忽赤哈丹之子。早年为元世祖宿卫,后随堂兄阿术攻下襄、樊(今湖北襄樊)。至元十一年(1274),从阿术渡江,取鄂州(今湖北武汉武昌区),败宋
书名。近人缪荃孙撰。一卷。凉州大姓李暠于天玺二年(400)据敦煌,自称凉公,建立政权。史云置百官,但未详载。缪氏据《晋书》、《资治通鉴》等有关资料,自庚子元年(400)起,至永建二年(421)西凉亡止
古代治疗马四肢病的一种特殊方法。即用特制之烙铁在皮肤上烙上不同图形以治病。不知始于何时,唐代已能根据部位和所患病症,选用各种形状烙铁进行烙治。《司牧安骥集》中有载。如治蹄漏和蹄肿痛,在垂泉穴用尖顶状烙
书名。(1)清周家禄撰。五卷。《晋书》成于唐代官修,非出一手,异同舛误较多,清钱大昕撰《晋书考异》、劳格撰《晋书校勘记》等,以正其讹误。周氏以本书互相校勘,随笔写记,撰为是书。因编撰时未见钱、劳二人之
官名。司马之属,参掌军政。《左传·襄公二年》:“楚公子申为右司马。”战国时,齐、楚、燕等国沿置。秦汉之际刘邦亦置,使典武职。宋代为大都督府属官,无职掌。
元元贞元年(1295)以左、右两江宣慰司置。治邕州路(泰定后改南宁路,治今广西南宁市)。辖境大致即今广西(除钦州地区以外)。至正末改置广西等处行中书省。
战国时秦国掌管饲养牛羊马匹的官吏。《睡虎地秦墓竹简·秦律杂抄》:“马劳课殿,貲皂啬夫一盾。”按皂啬夫与厩啬夫之职责近似,同为管理饲养牛羊马匹之官吏。参见“厩啬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