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碛
地名。在今湖北房县西北。南宋建炎四年(1130),王彦战败桑仲,追至白碛,即此。
地名。在今湖北房县西北。南宋建炎四年(1130),王彦战败桑仲,追至白碛,即此。
汉宫名。故址在今陕西周至县。《三辅黄图》卷三:“五柞宫,汉之离宫也,在扶风盩厔,宫中有五柞树,因以为名。五柞皆连抱,上枝复荫数亩。”后元二年(前87)汉武帝病死于五柞宫,即此。
青色印带。两汉、魏、晋、南北朝,凡秩比二千石以上、中二千石以下官吏,如诸卿、郡守、杂号将军、中郎将、校尉、都尉等,皆银印青绶,故用以代指官员等级。后以银印青绶连用,遂称“银青”。
1091—1149宋建州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字致中,号白水先生。以乡举进太学,闻谯定曾从程颐游,精通《易》学,遂师事从学。鄙薄科举,归结草堂读书,力耕自给。高宗时,奉诏至临安,秦桧不为引见,谢病
1560—1600明湖广公安(今属湖北)人,字伯修,号玉蟠。万历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调文选郎中。后官右庶子,卒于任。与弟宏道、中道齐名,时称“三袁”。善诗文,师法白居易、苏轼,书斋因名“白苏斋”,
官名。东汉初年置,旋罢。三国蜀景耀中置,位次大将军。十六国前秦亦于大将军外分置左、右大将军。皆为统兵武职。
签书枢密院事之省称。
娵又作陬,或称有陬氏。相传帝喾次妃为娵訾民女,名常仪,生挚。婼羌 ①古族名。西羌部落的一支。秦汉时居阳关西南至于阗南山谷间。畜牧逐水草,不田作。山有铁,能自作兵器。宣帝时,酒泉太守辛武贤部下有婼羌兵,
官名。北周大象元年(579)置。东京(今河南洛阳)地官府司门司长官,正四命。职掌与司门下大夫略同。隋开皇元年(581)罢。
亦称《十三篇》、《孙子》、《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又与《吴起兵法》合称《孙吴兵法》或《孙吴之书》。春秋时军事家孙武撰。现存最早的中国古代著名兵书。《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载有《孙武兵书》十三篇,《
书名。清吴式芬、陈介祺同辑。十卷。收录秦汉官私封泥八百四十九枚,并加考释,对研究秦汉官制、地理等,均有参考价值。近人周明泰有《续封泥考略》六卷、《再续封泥考略》四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