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知识>白衣

白衣

①初指无官职的士人。两晋、南北朝时,官员因失误削除官职,或以白衣守、领原职,遂成为一种对官员的处罚方式。《晋书·外戚传》:“其后司隶校尉刘毅劾之,应至重刑,武帝以旧恩,直免(羊琇)官而已。寻以(甘露亭)侯白衣领护军,顷之,复职。”后亦引申为平民百姓。②西汉官府给役小吏。《汉书·龚胜传》:“(夏侯常)即应曰:‘闻之白衣,戒君勿言也。奏事不详,妄作触罪。’”颜师古注:“白衣,给官府趋走贱人,若今诸司亭长、掌固之属。”③北魏皇帝左右的随侍之臣,可受遣传达诏令。《魏书·甄琛传》:“世宗遣白衣吴仲安敕(广平王元)怀宽放(甄侃)。”④又称白衣蛮。自唐至元,对居今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南部与越南北部相连地带傣族先民的他称。自称为傣。或说由汉、晋时之鸠僚中的一部分演变而来。部分白衣又自称崇魔蛮。⑤元代对西双版纳傣族之称。又作白夷、百夷、伯夷。见“金齿”。

猜你喜欢

  • 卫千总

    官名。清代绿营军官。正六品。隶于漕运总督所辖各卫。掌督率运员,领运漕粮。

  • 青钱学士

    即“张”。

  • 锋地

    一种整地和中耕方法。锋是一种有尖锐犁镵而无犁壁的农具。锋地主要用于秋收之后,去除草根,保证土壤湿润,便于整地。《齐民要术》指出,速锋之地“地恒润泽而不坚硬”。用于坚垎之地,锋而后耕,牛乃省力。用于出苗

  • 龙骧将军

    官名。晋武帝谋伐吴,因吴童谣“不畏岸上兽,但畏水中龙”之语,拜益州刺史王濬为龙骧将军,使造船备战。龙骧之号始此。南北朝沿置,地位高下不一,北魏、北齐均第三品,南朝梁有将军号二百四十以上,龙骧叙次在一百

  • 楼烦关

    即今山西宁武县东北阳方口。《资治通鉴》:隋大业三年(607),炀帝北巡,至突厥牙帐,还“入楼烦关”,至太原,即此。

  • 后秦文桓皇帝

    后(後)即“姚兴”。

  • 额色库

    1387—1425明代蒙古瓦刺部首领乌格齐哈什哈之子。明永乐十三年(1415)称可汗。在位十一年卒。

  • 掣签

    明清吏部铨选制度。亦称抽签。选授官员方法之一。明代选官初用拈阄之法。为杜请托之弊,万历二十九年(1601)倪斯蕙创议掣签法,由候选者自行抽签,以定选授先后。吏部尚书孙丕扬奏准实行。初行尚可杜弊,不久弊

  • 普法战纪辑要

    书名。清李光廷编。四卷。此书对王韬、张宗良所编译《普法战纪》一书中议论不当、篇目凌乱、引文重复、译名参错诸端,进行了删订。卷删其篇,篇删其句,句删其字,所存仅四分之一,较王氏原书大为改观。

  • 徐宾

    清江苏常熟人,字用王。著有《历代党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