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知识>

①古代诸侯立誓缔约之称。《礼记·曲礼下》:“涖牲曰盟。”孔颖达疏:“盟者杀牲歃血誓于神也,若约束而临牲,则用盟礼,故云临牲曰盟也。”盟之法是:先凿地为方坎(穴),用牛、羊或马为牺牲,杀牲于坎上,割牲左耳置于盘,取其血盛于敦中。宣读盟约(又称载书)以告于神,与盟者则各饮血少许,此即歃血。歃血毕,置盟约之正本于牲上埋之,副本则交各与盟者持归收藏。此与1966年山西侯马发掘的东周盟誓遗址所见相同。②清代设置在蒙古族聚居区的旗以上的编制,是旗的会盟组织。详“盟旗制”。

猜你喜欢

  • 高殷

    即“北齐废帝”。

  • 完颜仲德

    ?—1234金合懒路(治今朝鲜吉州)人。本名忽斜虎。泰和进士。宣宗时从军,为蒙古兵所俘。在蒙古军中约一年,习蒙语,率众万人归金。任邳州刺史兼从宜,守邳州。哀宗即位,遥授同知归德府事,同签枢密院事,行枢

  • 车士

    兵种名。亦称轻车士,即驾轻车作战的士兵。《汉书·冯唐传》:“(文帝)拜唐为车骑都尉,主中尉及郡国车士。”颜师古注引服虔曰:“车骑之士也。”

  • 廉访使

    肃政廉访使之简称。

  • 俞大猷

    1504—1580明福建晋江(治今泉州)人,字志辅,号虚江。少好读书,知兵法。世袭百户。举嘉靖十四年(1535)武会试,授千户,守御金门。二十八年朱纨巡视福建,荐为备倭都指挥又参与镇压琼州(今海南)五

  • 太宰嚭

    即“伯嚭”。

  • 府啬夫

    官名。战国魏等国置。掌铜器铸造及保管。《魏安邑铜钟铭》:“安邑下官重(钟)。七年九月,��(府)啬夫某,治吏狭(造)之。”

  • 昌黎尹

    官名。十六国后燕、北燕京都行政长官。后燕慕容盛都龙城(今辽宁朝阳),为昌黎郡治,故改昌黎太守置。职掌略同京兆尹。

  • 司田

    官署名。即工部屯田司,唐龙朔二年(662)改,咸亨元年(670)复名屯田。

  • 中山王鼎

    战国时中山王所作青铜器。1977年出土于河北平山中山王墓1号墓。青铜身,铁足,身扁圆,有盖,盖顶有三环钮,附耳、蹄足。通高51.5厘米,最大径65.8厘米。鼎盖环钮以下至鼎身足部以上刻铭文七十七行,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