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知识>福建红钱会起义

福建红钱会起义

红钱会系福建天地会支派,因以康熙铜钱式样用刀刻画,涂红色为记,故名。鸦片战争前,红钱会即在永春、德化等地秘密活动。清咸丰三年(1853)永春武秀才林俊(学名林万青)领导红钱会众在永春霞陵联络黑钱会发动起义,攻克德化、永安、尤溪、仙游等地,起义军发展到数万人。七年林俊派人入赣,迎太平军杨辅清部入闽。林俊北上迎接,路经光泽仁寿桥遭地主团练袭击,中弹牺牲。余部坚持斗争,至同治四年(1864)被左宗棠楚军攻灭。

猜你喜欢

  • 集贤校理

    官名。北宋前期置为馆职,掌整理图书,供职一至二年后,许带职补外,并可超迁官阶。元丰改制罢。元祐元年(1086)复置,为贴职之一。绍圣二年(1095),并入秘阁校理。

  • 中德人民互相嫁娶归夫治管辖章程

    德国与清政府订立的约章。具体签订日期不详。光绪十四年四月(1888.5)总理衙门出具咨文。主要内容:华女嫁德国人归其夫治管辖,惟德员需知照中方;中国人娶德国妇人亦援女嫁从夫之例。

  • 捏古思

    ①蒙古氏族名。据传古时蒙古人为他部所败,仅存两对夫妻遁入也里古涅昆山谷(今额尔古纳河附近)。其中一男人名捏古思,子孙一部衍为捏古思氏。下分播而祝吾、厄知吾、脱和剌吾、撒合儿秃四支。②即“赤那思”。

  • 国会与旗人

    书名。亦名《撤旗私案》。杨度著。一册。论述裁撤八旗与预备立宪之关系。《中国新报》、《大同报》先后转载。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中国新报社刊行。

  • 韶州

    隋开皇九年(589)以东衡州改置。取州北韶石为名。治曲江县(今韶关市西南,南汉移治今韶关市)。十一年废入广州。唐武德四年(621)置番州,贞观元年(627)复改为韶州。辖境相当今广东韶关、曲江、乐昌、

  • 哈剌火者

    见“高昌壁”。

  • 两使

    宋统称节度使与观察使为两使,有节度观察留后为武臣迁转之阶。政和七年(1117),改名承宣使。

  • 五志

    中医名词。为喜、怒、思、忧、恐五种情志的合称。五志的活动和五脏机能有关:心志为喜,肝志为怒,脾志为思,肺志为忧,肾志为恐。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见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 同正员

    指正员官以外所置的员外官中,可与正员官享受同等俸禄待遇者。

  • 张存仁

    ?—1651明末清初辽东(今辽宁辽阳)人。原为明宁远副将。崇祯四年(1631)降后金,仍授副将,屡疏请攻明。崇德元年(1636)任都察院承政,屡言时政。后隶汉军镶蓝旗。顺治元年(1644)从征入关,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