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知识>管勾司

管勾司

见“常和署”。

猜你喜欢

  • 南唐书笺注

    书名。清周在浚撰,高醇补。十八卷。在浚仿裴松之注《三国志》之意,依陆游《南唐书》本文,为之笺注。凡群书有关南唐者,悉为采入。认为注史宁详毋略,不必加以刊削。稿成未及付刊。乾隆末年海盐人高醇,得其原稿,

  • 管夷吾

    即“管仲”。

  • 科索

    见“科配”。

  • 翰林待诏

    官名。唐开元元年(713)置。掌四方表疏批答,应和文章。其后,以中书省务剧,文书多壅滞,乃选文学之士,号“翰林供奉”,与集贤院学士分掌制诏书敕,开元二十六年演为翰林学士,专掌内命。又,翰林画待诏亦称翰

  • 天主实义

    书名。明末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著。上、下两卷,八篇。万历三十一年(1603)刊行。以问答形式引中国经书论证天主实有(上帝存在)、灵魂不灭。并据以驳斥佛、老和宋儒关于宇宙本体的观点。《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

  • 番官

    唐代中央官署部分吏职一律以流外官充当,分番上下,故称番官,如门下省传制、赞者、主宝之类。经若干考限,一般可入流为低级品官。

  • 熊克

    宋建宁建阳(今属福建)人,字子复。好学善属文。绍兴进士。知诸暨县,被荐为校书郎,累迁起居郎兼直学士院。见知于孝宗,屡有论奏,曾言防御金人之计。孝宗嘉其志。后出知台州。淳熙十二年(1185)以纵容军人盗

  • 元武宗实录

    书名。元翰林国史院撰修。皇庆元年(1312)十月修成。有《实录》五十卷、《事目》七卷、《制诰录》三卷,总计六十卷。

  • 教阅厢兵

    宋代厢兵名。又称厢禁兵。厢兵主要供杂役。仁宗时,始设教阅厢兵,军俸同厢兵,而按禁兵使用,以备战守。其专供杂役者称不教阅厢兵。教阅厢兵编额逐渐增大,神宗时,尽升为禁兵。厢兵又全部成为役兵。

  • 教习

    官名。(1)明代掌教翰林庶吉士的官员。初无定制,宣德五年(1430)始以翰林学士充任。正统十三年(1448)由内阁于翰林院学士及詹事府坊局官中择资望高深者一二人请旨充任。万历后,专以吏、礼二部侍郎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