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林司
官署名。宋代置。属光禄寺。掌供应酒茗汤果,以备游幸、饮宴之用,兼掌翰林院执役者名籍及轮流值宿。设勾当官四人,以诸司使、副使及内侍担任。
官署名。宋代置。属光禄寺。掌供应酒茗汤果,以备游幸、饮宴之用,兼掌翰林院执役者名籍及轮流值宿。设勾当官四人,以诸司使、副使及内侍担任。
官名。太平天国后期增设之朝上职官。天历庚申十年(1860)始设,职务未详。低于掌率,高于尽管。又曾置“京畿统管”,专治天京内政事。
?—约前8西汉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人,本名并,字子云。博学经书。建始三年(前30)冬,日食、地震俱发,议者多归咎大将军王凤秉政。乃上书为之辩说,由是擢为光禄大夫。后历任安定太守、凉州刺史、太中大夫、
172—251三国魏太原祁县(今属山西)人,字彦云。东汉司徒王允兄子。献帝时举孝廉,为发干长,迁中山太守。魏文帝时,与张辽等讨吴有功,封宜城亭侯,加建武将军,历任扬州、豫州刺史,有政绩。正始初,为征东
官名。清末省级教育行政长官。光绪三十二年(1906),改原学政设,每省一人,正三品。作为督抚属官,位布政使之次,提法使之前。掌总理全省学务,选用僚佐,管理驻防学务,聘用外国教员等事宜。
官署名。明代内府所属机构。隶内官监,设宦官进行管理。与木作、瓦作、土作等负责营造宫室、陵墓等事。
书名。清黄昌辅主编,陈瑞珍编辑。十二卷,补遗一卷。咸丰六年(1856)湖北巡抚胡林翼设湖北节义局,采集在太平天国起义中为清廷殉节、战死之文武官员、乡绅、诸生、勇丁、妇女、僧道等姓名及其事迹,用备奏请褒
书名。清朱骏声著。一卷。朱氏赞同顾栋高《春秋大事记》中观点,以孔子作《春秋》,宗旨不在使“乱臣贼子惧”,而是在“戒人君”。因“弑君”及“国君出奔”等都有其原因,国君自应防微杜渐,弭祸于未然。故特集《春
西汉亳(今河南商丘北)人。武帝时上奏言天神贵者泰一,泰一佐曰五帝,古者天子皆以春秋祭泰一于东南郊。武帝乃令太祝立祠长安城东南郊,常依其方奉祠。
元末明初苏州(今属江苏)人。自幼喜爱数学,熟读《算经十书》,深明算理。成年后入仕途,绪余钻研数学而益精。撰《通原算法》一书。
明初诗坛流派。以吴人高启、杨基、张羽、徐贲等为代表。宗唐初风格,以风骨颖利见长,但格调、体裁稍逊。启等四人又称“吴中四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