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林志
书名。唐李肇撰。一卷。书成于元和十四年(819)。记唐初迄永贞间翰林院厅堂苑宇及学士职掌、礼仪、饮膳、唱和等事,凡十三则。为第一部翰林掌故专著。内容以翰林制度及其渊源与创置经过,较有参考价值。宋洪遵、陈骙、周必大,明黄佐,清张廷玉等有关翰林之作,均与此本一脉相承。有《知不足斋丛书》本等。
书名。唐李肇撰。一卷。书成于元和十四年(819)。记唐初迄永贞间翰林院厅堂苑宇及学士职掌、礼仪、饮膳、唱和等事,凡十三则。为第一部翰林掌故专著。内容以翰林制度及其渊源与创置经过,较有参考价值。宋洪遵、陈骙、周必大,明黄佐,清张廷玉等有关翰林之作,均与此本一脉相承。有《知不足斋丛书》本等。
汉魏时代称途经稒阳城边塞往来于阴山南北地区为稒阳塞,在今内蒙古包头市北昆都仑沟沿岸。东汉永元元年(89),度辽将军邓鸿出稒阳塞,破北匈奴于稽落山;北魏登国六年(391),刘卫辰遣子直力鞮出稒阳塞,为道
即“武庚”。
北魏平定北凉时掠徙之民户。太延五年(439),徙凉州民三万余家于京师平城(今山西大同)。凉州民迁入平城后,或为官府驱使,称为隶户;或赏赐给将领;亦有发配为边兵者。
恭亲王宅第。在北京市。原为乾隆时大学士和珅之住宅,嘉庆四年(1799)和珅被抄家,宅第入官,辗转落入恭亲王奕訢之手,故称恭王府。宅第分为府邸和花园两部分,府邸包括“天香庭院”、“嘉乐堂”。花园则在府邸
官名。明代军制,两广地区总兵官挂印称将军者,称此号。
735—?唐时蒙舍州(今云南巍山)人。阁罗凤长子。乌蛮族。天宝四载(745)入唐宿卫,授鸿胪卿,兼阳瓜州刺史、都兵马大将。十载,于西洱河(今云南洱海)大败唐将鲜于仲通。先阁罗凤而亡。
通言春秋时列国史官的记载。传说孔子使弟子子夏等十四人求周史记,得百二十国宝书。百二十乃总言其多,非实指一百二十之数。
?—759唐京兆高陵(今属陕西)人。天宝初,应募往安西(今新疆库车),累迁中郎将。天宝六载(747),从高仙芝击小勃律(在今克什米尔吉尔吉特)。九载,又从破石国(今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擒其国王。次年
国名。十六国之一。卢水胡沮渠氏所建政权。东晋隆安元年(397),临松(今甘肃张掖南)卢水胡首领沮渠蒙逊与从兄男成等起兵叛后凉,推建康太守段业为凉州牧、建康公,年号神玺。天玺元年(399),段业称凉王。
①泛指各级官府之主管官员。《魏书·释老志》:“但主司冒利,规取赢息。”②唐以后对科举考试中主考官之称呼。《新唐书·选举志》:“诸生拜,主司答拜;乃叙齿,谢恩,遂升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