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州
唐贞观八年(634)改南会州置,“以郡界茂湿山为名”(《旧唐书·地理志》)。治汶山县(今茂县)。天宝元年(742)改为通化郡,乾元元年(758)复为茂州。辖境相当今四川茂县、汶川、北川等县和理县部分地区。初都督羁縻州十,后增至三十余州。宋属成都府路,领羁縻州十。元属吐蕃宣慰司。明洪武中废汶山县入州,属成都府。清雍正六年(1728)升为直隶州,属四川省。辖境相当今茂县、汶川二县和黑水、松潘二县的部分地区。1913年废,改本州为茂县。
唐贞观八年(634)改南会州置,“以郡界茂湿山为名”(《旧唐书·地理志》)。治汶山县(今茂县)。天宝元年(742)改为通化郡,乾元元年(758)复为茂州。辖境相当今四川茂县、汶川、北川等县和理县部分地区。初都督羁縻州十,后增至三十余州。宋属成都府路,领羁縻州十。元属吐蕃宣慰司。明洪武中废汶山县入州,属成都府。清雍正六年(1728)升为直隶州,属四川省。辖境相当今茂县、汶川二县和黑水、松潘二县的部分地区。1913年废,改本州为茂县。
即“折里麦”。
地名。在今贵州习水县北。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征播州杨氏,刘綎直捣三峒,大战于李汉坝,即此。
报纸名。清宣统三年(1911)秋在广东香山(今中山)创刊。李景纲主编,旋改名《香山日报》继续出版。
桑树的一种。原产山东,枝条粗长,叶卵圆形,无缺刻,肉厚而富光泽,为中国蚕区的主要栽培桑种。《齐民要术》:“谚曰‘鲁桑白,丰锦帛’。言其桑好,功省用多。”后移植至杭嘉湖地区,形成新桑种“湖桑”。
西周国贵族墓地。位于陕西宝鸡市区的南部和西部。1974—1981年发掘。墓地包括茹家庄、竹园沟、纸坊头三处。共发掘墓葬二十七座、车马坑二座、马坑四座。墓作甲字形或长方形
约240—约294西晋河东闻喜(今属山西)人,字叔则。裴秀从弟。博览群书,尤精《老》、《易》。司马昭辟为相国掾,迁吏部郎。司马炎为抚军将军,以为参军。从中护军贾充改定律令。晋武帝即位,拜散骑侍郎。累迁
在今天津市、河北省渤海沿岸,为北起山海关南至黄骅市盐场的总称。蒙古太宗二年(1230)始设河间税课所,置盐场。六年改立盐运司。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改立河间都转运司。盐场二十二。明初置北平河间盐运
时节名。腊是祭名。腊祭行于十二月,故世称十二月为腊月。《史记·秦本纪》:“(惠文君)十二年初腊。”张守节正义:“十二月腊日也,秦惠文王始效中国为之,故云初腊,猎禽兽以岁终祭先祖,因立此日也。”中国古代
官名。唐兴元元年(784)置,一员,从二品,以授节帅罢任者,无职事。
清代包揽台湾番族(高山族)各社饷款和交易的汉族商人。凡有财力认办社课者,可为社商,委托通事或伙友,居住社中,或于隘口筑寮,以布帛、盐、烟草、火药与番族之耕猎土产进行交换。番人常在交换中遭受欺骗与剥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