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州
隋开皇五年(585)改光州置。治掖县(今莱州市)。辖境相当今山东胶莱河以东地区。大业初改为东莱郡。唐武德四年(621)复为莱州。如意元年(692),东部分置登州,辖境缩小,有今胶莱河以东,招远、莱阳、海阳等市以西地区。天宝初改为东莱郡,乾元初复为莱州。元辖境缩小,今青岛、即墨二市改属胶州。唐属河南道,宋属京东东路,金属山东东路,元属般阳府路。明洪武九年(1376)升为莱州府。
隋开皇五年(585)改光州置。治掖县(今莱州市)。辖境相当今山东胶莱河以东地区。大业初改为东莱郡。唐武德四年(621)复为莱州。如意元年(692),东部分置登州,辖境缩小,有今胶莱河以东,招远、莱阳、海阳等市以西地区。天宝初改为东莱郡,乾元初复为莱州。元辖境缩小,今青岛、即墨二市改属胶州。唐属河南道,宋属京东东路,金属山东东路,元属般阳府路。明洪武九年(1376)升为莱州府。
清江西德化(今九江)人,字玉阶。荫生出身。光绪二年(1876),由山东盐运使迁福建按察使。四年迁布政使,旋署福建巡抚。次年调为湖南巡抚。七年入京供职。
一作阿儿秃厮、鄂尔多斯。明蒙古部名。源于元代的斡耳朵思。为达延汗所建右翼三万户之一。大汗副手济农驻帐于此。亦称此部领主满都赉阿固勒呼为阿儿秃厮。
书名。又称《决狱龟鉴》。南宋绍兴间,郑克集郑子产以后典型疑难刑事案件,加按语论说,编纂成书,以为典狱之戒。共三卷(一作二十卷)、三百九十五事,分释冤、辨诬、鞫情、议罪等二十门。现存《龙威秘书》本,一卷
学校名。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在福建南台创办。以教授蚕桑学理及实务为主,招考十六岁以上三十岁以下稍通文墨者入学。分设本科与别科两门。本科专讲蚕业学理兼事实验;别科则专事实验兼授学理。修业期限,本科
见“王昭君”。
学官名。唐代始置,后几度废置。隶国子监,例置一人,从九品上,掌助博士教律学生徒,以律令为专业。宋初沿置,与律学博士共掌教授法律。神宗元丰改制后不置。
即东汉光武帝刘秀。更始二年(24),刘秀受更始帝刘玄封为萧王后,击降河北地区铜马、高湖、重连等部农民起义军,封其渠帅为列侯,将降众分配属下,遂众至数十万。故关西称刘秀为铜马帝。
1612—1646明末清初苏州吴江(今属江苏)人,字日生。明崇祯进士。弘光时依史可法,任职方主事。弘光亡,聚众数千,据太湖长白荡抗清。隆武帝授江南总督、兵部尚书,封忠义伯;鲁王授兵部侍郎,封长兴伯。旋
官署名。唐光宅元年(684)分肃政台置,监察在京百司及军旅。神龙元年(705)改左御史台。参见“右肃政台”。
即“敌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