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关
在今河南开封县南。《资治通鉴》:西晋永嘉五年(311),汉石勒“与乞活陈午相攻于蓬关”,即此。
在今河南开封县南。《资治通鉴》:西晋永嘉五年(311),汉石勒“与乞活陈午相攻于蓬关”,即此。
战国时齐国藏金之所。《吕氏春秋·权勋》:齐与燕人战,大败,“齐王走莒,燕人逐北入国,相与争金于美唐甚多”。高诱注:“美唐,金藏所在。”董说《七国考》谓:齐美唐,若楚国“方府、三钱府之类也”。
西夏石窟题字。在十六个洞窟中有四十七条题记。为西夏官员、僧人和游人所书。多为墨书,间有刻划文字。有长篇发愿文、供养人榜题和巡礼题款。内容有供养行愿、朝山礼佛、清理积沙等项,涉及西夏国名、职官、亲属称谓
官署名。西夏元昊建国初期设置,掌御马供养事宜。
淮河流域著名的灌溉工程。在今安徽寿县南部,以泚水(今淠河)、肥水(今东淝河)为主要水源及泄水道。因在白芍亭东而得名。最早见于《汉书·地理志》。约创建于战国时,东汉以后,王景、刘馥、邓艾等屡加修浚。陂周
1831—1906清内蒙古伊克昭盟准格尔旗人。蒙古族。原任本旗协理台吉。光绪三十一年(1905),代表全旗群众要求垦务局停止侵占牧场,丈放土地,遭拒绝,遂联合各支反夺地斗争力量,拒绝报地,拒缴押荒银,
五代时江宁(今江苏南京)人。南唐后主时,为翰林待诏。善画佛道、鬼神,兼擅花鸟、猿獐。所画罗汉十六幅,辗转流入开封,被宋太宗称为应运罗汉,俱以细笔为胜。存世作品有《挑耳图》,又名《勘书图》,今藏南京大学
一种水力粮食加工机械。用绳把大面罗悬在一个大面箱上,在大面罗内盛放碾烂或磨烂的粮食细粉,由水冲击卧水轮而转动,通过曲柄连杆机构带动大面罗反复摆动而筛面。最早记载见元王祯《农书》。水击面罗
?—998辽皇族。字逊宁。应历末,为惕隐。乾亨元年(979),宋军围南京(今北京),奉诏率五院军驰援,与耶律斜轸部六院军合击宋军于高梁河,大胜,身被三创,乘轻车追宋太宗至涿州。次年,擢北院大王,败宋军
官名。三国蜀置。《三国志·蜀志·王平传》:“延熙元年,大将军蒋琬住沔阳,(王)平更为前护军,署琬府事。”
在今北京市通州区张家湾南、漷县西一带。辽代诸帝春猎之所。圣宗一代多次巡游于此。后以鸳鸯泺更胜,遂改趋鸳鸯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