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不华
元隰州石楼(今属山西)人,字君实。泰定初,补中瑞司译史,历官嘉兴路治中,江南、陕西行台御史,河西道廉访佥事,移淮东,升副使。至正十一年(1351)红巾军起义爆发后,出守淮安(今属江苏),以功升廉访使。十六年,大宋红巾军将领赵均用联合青军、黄军夹攻,十月,城破被杀。
元隰州石楼(今属山西)人,字君实。泰定初,补中瑞司译史,历官嘉兴路治中,江南、陕西行台御史,河西道廉访佥事,移淮东,升副使。至正十一年(1351)红巾军起义爆发后,出守淮安(今属江苏),以功升廉访使。十六年,大宋红巾军将领赵均用联合青军、黄军夹攻,十月,城破被杀。
?—1858清末满洲镶黄旗人,佟佳氏。道光六年(1826)袭一等公爵。历官左都御史。二十八年调授荆州将军,旋改成都将军。三十年回京,改任兵部尚书。咸丰元年(1851)调任户部尚书。次年晋文渊阁大学士,
1266—1327元庆元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字伯长,号清容居士。出身南宋官僚世家。以茂才异等,举为丽泽书院山长。大德初,阎复等荐为翰林撰修。时初建南郊,进郊祀十议,礼官多采用之。后升应奉翰林文字、同
?—前61西汉昌邑(今山东巨野东南)人。曾为昌邑王郎,因坐法腐刑,为暴室啬夫。宣帝养育宫中时,曾与之同舍居。掖庭令张贺劝他以女嫁宣帝。后其女立为皇后,得封为昌成君。地节三年(前67)封平恩侯,位特进。
官名。武则天时由御史大夫改置,分左右二人。唐中宗时复原名,但仍有左右二人。睿宗时废右大夫,照旧制设一人。参见“肃政台”、“御史台”。
即荫补。取《尚书》“赏延于世”义,故名。
书名。唐苏鹗撰。三卷。作者曾居武功之杜阳川,故名。记广德元年(763)至咸通十四年(873)间十朝轶闻奇事。大抵祖述王嘉《拾遗记》。于边地与外国奇技宝物,海外仙乡,梦幻异闻等多有铺陈,辞采较盛,为后世
书名。《元曲选》补编。今人隋树森编。据元刊《古今杂剧》、明刊《古名家杂剧》、明脉望馆赵清常抄校《元明杂剧》等剧集所收《元曲选》以外的元人杂剧,集中编集校订,共收杂剧六十二种。末附元人杂剧目录。现存元剧
篇名。近人梁启超撰。五节。1922年为《申报》创办五十周年纪念而作。论述清咸丰、同治迄民国初年中华民族融合的进展,政治制度、民族意识的进步,思想、文化界的变迁等。把五十年来中国思想界的发展分为学习西方
官名。地方行政机构府之长官。宋代始置,称“知某府事”,简称“知府”。掌教化百姓,劝课农桑,旌别孝悌,奉行法令条制,宣读赦书,举行祀典,考察属官,赈济灾伤,安集流亡,以及赋役、钱谷、狱讼等事。视本府地望
官署名。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八月,顺帝命皇太子爱猷识理达腊总天下兵马;九月,皇太子立大抚军院,专掌军机,统管内外诸王、驸马、各处总兵、统兵、行省、行院、宣慰司一切军务,从一品。次年闰七月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