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知识>订租威海卫专条

订租威海卫专条

英国强迫清政府订立的租借条约。清光绪二十四年五月十三日(1898.7.1)奕劻、廖寿恒与英国驻华公使窦纳乐在北京签订。主要内容有:中国将威海卫(今山东威海)及附近包括刘公岛和威海湾之群岛、威海湾沿岸以内10英里地方租给英国,租期与俄国租占旅顺期限相同;租地内专归英国管辖,但威海城内中国官兵仍可各司其事,中国军队亦可入内;英国在东经一百二十度四十分之东沿海暨附近沿海地方,均可择地建筑炮台,驻扎兵丁,不准他国士兵擅入此界,英国亦不干预中国对该地的管辖治理。1930年为《中英交收威海卫专约》明文取消。

猜你喜欢

  • 祝阿县

    本春秋齐祝阿邑,西汉置县。治今山东长清县东北。北周移治今禹城市西南。唐天宝元年(742)改为禹城县。《资治通鉴》:隋大业十年(614),涿郡卢明月,“众十余万,军祝阿”,即此。两汉属平原郡,魏属济南国

  • 大理评

    官名。评亦作平。东汉献帝建安末置,魏文帝黄初元年(220)改为廷尉评。北魏亦置。北齐始置为大理寺属官,一员,正六品。掌审核刑狱。隋沿置,正六品下,开皇三年(583)罢。

  • 元谋猿人

    即“元谋人”。

  • 张凤翔

    明山东堂邑(今聊城)人,字稚羽。万历进士。历任吏部主事、兵科给事中。崇祯初官至兵部尚书。崇祯二年(1629)定入“逆案”,赎徒为民。著有《石蕊集》、《礼经集注》、《乐经集注》等。

  • 中俄议结塔城焚俄贸易圈案议定条款

    又称《中俄塔尔巴哈台议定贴补条约》。清咸丰八年(1858)参赞大臣明谊与俄国代表阿赓特签订于塔城。共九条。主要内容为:中国赔偿被焚贸易圈内房屋;被焚俄货折合白银十三万五千六百余两,以武彝茶五千五百箱贴

  • 刘廙

    180—221三国时南阳安众(今河南邓州西北)人,字恭嗣。初为曹操丞相掾属,转五官将文学,受曹丕器重。建安十八年(213),为黄门侍郎。尝疏陈攻蜀必先修德,不为操所纳。又以为考核官吏当以事,不得依名,

  • 视连

    ?—约390十六国时吐谷浑王。碎奚子。东晋太元元年(376)继立。十五年遣使向西秦朝贡,受封为沙州牧、白兰王。

  • 子思之儒

    孔子后的儒家分派之一。代表人物是孔子之孙子思。这一学派着重发挥孔子的中庸思想,提倡“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的“中庸之德”,认为中庸是宇宙的根本法则,《礼记·中庸》云:“中也者天下之大本,和也者

  • 磨车

    一种粮食加工机械。最早记载见陆翙《邺中记》:后赵石虎“又有磨车,置石磨于车上,行十里辄磨麦一斛。”系利用车行之力通过连动装置带动磨工作。后失传。

  • 右民郎

    官名。亦称右民郎中。西晋分民曹郎置,为尚书省右民曹长官通称,六品。东晋省并左民郎。北魏复分置。初属右民尚书,太和改制后属度支尚书。太和十七年(493)定郎为从五品中,郎中五品上,二十三年皆称郎中,六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