貌阅
即“团貌”。
即“团貌”。
见“除陌钱③”。
在今山西介休市东南。属霍山山脉。古时山下有绵上之田,故称绵山。相传春秋时晋国介之推隐遁焚身处,又号介山。
南宋济州巨野(今山东巨野)人,字子止。后迁居四川嘉定府(治今乐山)。绍兴进士。官侍御史、四川安抚制置使、利州路安抚使,历知兴元府、恭州、荣州、合州。乾道七年(1171),除临安府少尹。自七世祖晁迥以后
明常州江阴(今属江苏)人,字大雅,又字次知,号东家子。元末客居松江。洪武六年(1373)受聘修《大明日历》,历官翰林编修、太平府教授、国子助教、司业等。著有《东家子》、《沧螺集》。
即“王平”。
官名。五代南唐置,以朝士充任。北宋淳化元年(990)再置,以朝官充任。天圣十年(1032),始以特恩加授外官,遂兼为贴职。元丰改制,三馆并入秘书省,用为贴职。绍圣二年(1095),并入直秘阁。
使职名。唐、五代方镇使府军将。唐天宝十五载(756)始置,杨国忠选剑南旧将为之,于苑中教习监牧小儿。大中六年(852),诏天下军府有兵马处皆置,有左、右两员,选善兵法武艺者充任,掌练兵法及武艺,或领兵
?—前506一称游吉。春秋时郑国人。属“七穆”之一游氏。郑定公八年(前522)为执政。时郑多“盗”,聚于萑苻之泽,他发徒兵攻“盗”,尽杀之。善于辞令,曾阐述礼与仪的区别。认为礼为天地经纬,上下纲纪,民
见“入内内侍省”。
官名。主管马厩。战国秦置。秦汉沿置。《睡虎地秦墓竹简·秦律杂抄》:“马劳课殿,貲厩啬夫一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