赐奠
天子祭奠臣僚称赐奠。清制,凡王公百官死后,皇帝依例赐奠,或遣官致祭,或给祭文、赐祭品,或立碑、建亭,各有差次。
天子祭奠臣僚称赐奠。清制,凡王公百官死后,皇帝依例赐奠,或遣官致祭,或给祭文、赐祭品,或立碑、建亭,各有差次。
见“旦当”。
宋制,官储有乏,括索赢粮之家,量存其所需,余依*和籴场价尽籴入官,谓之括籴。熙宁九年(1076),曾行于广东、福建、湖南等路;元符元年(1098)复行于陕西路。
清代各级官员及匠役人等向政府支领官物或薪俸,称关支。
即“虎门条约”。
元太原文水(今属山西)人,字好问,俗姓张。禅宗僧人。早岁出家,师事万松。定宗元年(1246),奉忽必烈命作佛会于嵩山少林寺。三年,奉诏住和林兴国寺。宪宗元年(1251),应召至北庭行在。八年,奏劾道教
1134—1190南宋临江军(治今江西清江西)人,徙居庐陵(今江西吉安)。字子澄,世称静春先生。绍兴进士。历州县官,有惠政。被诬告罢归。筑槐阴精舍,教授生徒。光宗即位,起知袁州。他博览书传。中进士后,
1581—1637亦作却图汗。明末蒙古外喀尔喀部首领。崇祯五年(1632)率部抵青海,征服该地土默特等部落,并遣子阿尔斯兰入藏,支持藏传佛教噶玛派和藏巴汗,压制格鲁派。后格鲁派邀和硕特部固始汗至青海,
东汉末、三国魏置领军将军,统禁军,护卫皇帝宫禁。虽有僚属,但未正式建府。晋、南朝、北朝沿之。隋开皇时有左、右领军府,掌禁卫军左、右十二军籍帐、差科、辞讼之事,不置将军,唯有长史、司马等员。大业三年(6
元置。治今酉阳县。辖境相当今重庆酉阳、秀山等县地。属怀德府。明玉珍改沿边溪洞军民宣慰司。明洪武五年(1372)仍为酉阳州,兼置酉阳宣慰司,州寻废。清乾隆元年(1736)改黔彭厅复置。属四川省。辖境相当
见“里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