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连达
北朝时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北)人,字朔周。匈奴族。赫连勃勃之后,因避难改姓杜氏。少从贺拔岳。岳被侯莫陈悦杀害,助赵贵率众归夏州刺史宇文泰。从泰攻东魏,复弘农(今河南灵宝北)、战沙苑(今陕西大荔南),诏复姓赫连,除云州刺史,进爵为公。又随达奚武攻取汉中,迁骠骑大将军。北周保定初,迁大将军、夏州总管。建德二年(573),进位柱国。
北朝时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北)人,字朔周。匈奴族。赫连勃勃之后,因避难改姓杜氏。少从贺拔岳。岳被侯莫陈悦杀害,助赵贵率众归夏州刺史宇文泰。从泰攻东魏,复弘农(今河南灵宝北)、战沙苑(今陕西大荔南),诏复姓赫连,除云州刺史,进爵为公。又随达奚武攻取汉中,迁骠骑大将军。北周保定初,迁大将军、夏州总管。建德二年(573),进位柱国。
①道家的学说,即黄老之学。《隋书·经籍志》:“汉时,曹参始荐盖公能言黄老,文帝宗之。自是相传,道学众矣。”②宋代儒学的主要流派。据《宋史·道学传》,其代表人物有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朱熹等二十余人
报纸名。同盟会菲律宾支会机关报。清宣统三年闰六月十九日(1911.8.13)在马尼拉创刊。郑汉淇总理,吴孟嘉主编。日出四开一张。
科场称谓。明代科举有以五经取士,每经各取一名为首,称为经魁。乡试中每科必于五经中各中一名,列为前五名。清代习惯上亦沿称乡试前五名为五经魁或五魁。因第一、二名分别称解元、亚元,故将三至五名称为经魁。
报刊名。四川保路同志会机关报。清宣统三年六月一日(1911.6.26)在成都创刊。初为日刊,后改双日刊。日出万份,后增至五六万份。每张四版,单面印刷。罗纶、邓孝可主办,黄绶编辑。以“保路破约”为宗旨。
①东汉齐国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人,字次翁。事母至孝,乡里称为“江巨孝”。明帝永平初,举孝廉为郎,补楚太仆。章帝初,举贤良方正,官至五官中郎将。京师贵戚慕其行,多奉书致礼,皆辞谢不受。转拜谏大夫,以病
?—1382元世祖第五子云南王忽哥赤后裔。封梁王,顺帝时守云南。元亡,仍奉元正朔,遣使至塞外元帝行在,执臣节如故。明洪武二年(1369),明玉珍由蜀遣兵来攻,走营金马山。次年,以大理兵击败明玉珍军。五
画卷名。清金廷标绘。纸本设色,纵33.8厘米,横1438厘米,共两卷。清廷平定大小金川后,下令沿边各督抚于所属境内各族以及交往各国,绘其服饰状貌,汇送军机处,金廷标等据此绘制。族属凡三百,男女别幅,共
南朝宋或南齐初武昌(今湖北鄂州)人。旧题晋人。字庆豫,或名戴凯。曾任参军、南康相,以诗文名世。著《戴凯之集》(已佚),现存《竹谱》,是中国最早关于禾本科竹亚科植物专著。首次对竹类植物进行了全面研究。在
古族名。春秋时活动于今陕西陇县以西的四个戎人部落。狄戎在今甘肃临洮,䝠戎在今甘肃陇西东南,邽戎在今甘肃天水,冀戎在今甘肃甘谷东。秦武公十年(前688),秦伐邽、冀之戎,灭之,置邽、冀两县
官名。《周礼》天官之属,掌君王、王后饮食烹调,及宗庙祭祀、宾客宴享膳食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