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豹
①战国时赵国封君。赵肃侯时受封为阳文君。赵武灵王元年(前325)为赵相。见《史记·赵世家》。②战国时赵国封君。赵惠文王同母弟。封平阳君。赵孝成王四年(前262),韩上党郡守不欲上党入秦,遣使至赵,愿以上党十七邑献赵。他说赵王,以为“韩氏所以不入于秦者,欲嫁其祸于赵也。”劝王勿受。赵王及平原君赵胜不听,发兵取上党。卒使秦、赵爆发长平大战,赵丧师四十余万众。
①战国时赵国封君。赵肃侯时受封为阳文君。赵武灵王元年(前325)为赵相。见《史记·赵世家》。②战国时赵国封君。赵惠文王同母弟。封平阳君。赵孝成王四年(前262),韩上党郡守不欲上党入秦,遣使至赵,愿以上党十七邑献赵。他说赵王,以为“韩氏所以不入于秦者,欲嫁其祸于赵也。”劝王勿受。赵王及平原君赵胜不听,发兵取上党。卒使秦、赵爆发长平大战,赵丧师四十余万众。
南宋乾道二年(1166)置。治今广东乳源县东南。明洪武元年(1368)移治今县(乳城)。历属韶州、韶州路、韶州府。
明浙江嘉善人,字坤仪,号了凡。万历进士。授宝坻知县。究心垦荒,主张对滨海碱卤地进行改造,提出筑岸以阻潮水,开沟以泄渍卤的措施。万历二十年(1592)任兵部职方主事,赴朝赞画御倭兵事。后遭劾归,久之卒,
?—1669清汉军镶黄旗人。崇德初授参领,从攻明锦州、杏山、松山等地。崇德七年(1642)授汉军镶黄旗固山额真。入关后,率部攻太原,克武昌,授定南将军,驻宝庆。旋随郑亲王济尔哈朗转战湖广,俘杀明总督何
地名。或作吉林冈、极陵山、吉邻山。在今辽宁抚顺市东大伙房水库附近(铁背山西南)。明万历十三年(1585),努尔哈赤败哲陈等部,后金天命四年(1619),败明师于此。
即“法华文句”。
①监察制度。指内外诸司长官对于所辖属吏及其职权范围内各项事宜,有监察临视之责。《唐律疏议·名例·称监临主守》:“统摄案验为监临……统摄者,谓内外诸司长官统摄所部者;案验,谓诸司判官判断其事者是也。”②
在今江苏盱眙县西南五里都梁山麓。为淮滨之要隘。东晋义熙中至唐初盱眙县治此。《资治通鉴》:唐咸通九年(868),庞勋攻陷都梁城,据淮口,漕驿路绝。
明清都察院左都御史别称。古称御史台为宪台,都察院职掌与之相近,故名。左副都御史亦称副宪。
又译嵬名、威名、吾密、于弥。党项族姓氏。北宋明道元年(1032)西夏景宗元昊欲正式称帝,遂废原拓跋姓及唐、宋所赐李、赵姓,自号嵬名氏,亲族皆以此为姓。
即“邹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