迤西道
清雍正八年(1730)改永昌道置迤西道,驻大理府城(今云南大理市),辖大理、楚雄、顺宁、丽江、永昌、景东、蒙化、永北、鹤庆、姚安十府。乾隆三十一年(1766),永北改厅。三十五年裁姚安府;改鹤庆为州,属丽江府;蒙化、景东并改厅。辖大理、楚雄、顺宁、丽江、永昌、景东、蒙化、永北八府、厅。1913年改置滇西道。
清雍正八年(1730)改永昌道置迤西道,驻大理府城(今云南大理市),辖大理、楚雄、顺宁、丽江、永昌、景东、蒙化、永北、鹤庆、姚安十府。乾隆三十一年(1766),永北改厅。三十五年裁姚安府;改鹤庆为州,属丽江府;蒙化、景东并改厅。辖大理、楚雄、顺宁、丽江、永昌、景东、蒙化、永北八府、厅。1913年改置滇西道。
书名。北宋王溥撰。三十卷。书成于乾德元年(963,一说建隆二年)。溥为五代后汉进士,后周宰相,谙熟五代典章故实。因据五代历朝实录,参考旧史,搜集旧闻,著成此编。体例略同于《唐会要》。分二百七十三目,记
官名。宋乾德二年(964),以禁军骑兵为骁雄军,步兵为雄武军,皆属侍卫司,各置指挥使等官。
①在今山东昌邑市东郊。《资治通鉴》:东汉建安元年(196),袁谭攻北海相孔融于都昌,融败走东山,即此。②在今浙江上虞市南。东晋谢安曾隐居于此,朝廷屡征召不出。后世因以“东山”指隐居不仕。唐王维《戏赠张
南宋河中河东(今山西永济西)人。画院待诏阎仲子。隆兴初进画称旨,授将仕郎、画院祗候,赐佩金带,与弟阎次于皆承家法而艺过于父,善画山水人物,尤工画牛,博采李唐、荆浩、关同、王诜之长。所画《风林放牧图》,
《尚书》组成部分之一。包括《尧典》、《皋陶谟》。伪《古文尚书》从《尧典》中分出《舜典》,从《皋陶谟》中分出《大禹谟》,又增《益稷》,合为五篇。记述传说中唐尧、虞舜、夏禹等事迹。《书·尧典》“虞书”孔颖
书名。北宋贾昌朝撰。八十卷。已佚。
①明嘉靖十年(1531)升安陆州置。治钟祥县(今湖北钟祥市)。属湖广行省。辖境相当今湖北钟祥、荆门、京山、天门、潜江、洪湖、当阳、仙桃八市县地。十八年建兴都留守司于此。清顺治三年(1646)改为安陆府
官名。汉时隶太史令,秩二百石。掌候日月星气,观测天象。属吏有灵台待诏四十余员,其中十四员候星,二员候日,三员候风,十二员候气,三员候晷景,七员候钟律,一员舍人。魏、晋、南朝沿置。北齐称“灵台丞局”。
三国时南郡(治今湖北荆州)人,字文平。延熙十六年(253),为蜀庲降都督,后为右大将军。时宦官黄皓用事,与之亲善,阴欲废大将军姜维而树宇。曾都督巴东,为领军,及魏伐蜀,乃受召而还。
在今四川金堂县东南。《资治通鉴》:五代后唐同光三年(925)伐蜀,李绍琛未至利州,蜀主帅王宗弼弃城引兵西归,王宗勋等追及宗弼于白芀,合谋送款于唐,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