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光迎功曹”。
官名。东汉建安末曹操置。三国魏,十六国前秦、后秦、西秦、北魏及仇池杨难当沿置。后秦时列为第三品,北魏太和十七年(493)定为从三品下,二十三年复次职令,改为四品。
西魏大统四年(538)东道行台王思政因玉壁险要,筑城以御东魏,兼置并州镇此。在今山西稷山县西南汾河南岸。“城周回八里,四面并临深谷”(《元和郡县志·绛州·稷山县》)。后又为南汾州、勋州、绛州治。东魏高
即“钦定理藩院则例”。理藩部尚书 官名。清末理藩部长官。光绪三十二年(1906)设。一人,从一品,以满人充,特简。综领本部事务,监督所属各官。宣统三年(1911)改为大臣。
1677—1745清满洲镶蓝旗人,西林觉罗氏,字毅庵。康熙举人。初充侍卫。康熙五十五年(1716)官内务府员外郎。雍正元年(1723)任江苏布政使。三年晋云南巡抚,管云贵总督事。次年建议实行改土归流,
即栈道。唐开元二十九年(741),陕郡太守李齐物开三门运渠,并于两边夹山的岩壁上凿栈道,窄长七十米。漕运船至此须挽绳引舟,故称挽路。
?—355十六国时略阳临渭(今甘肃秦安东南)人。氐族。前秦主苻健兄子。初任扬武将军。与苻健分道率兵入关攻长安。自蒲津(在今山西永济西蒲州)西渡河,三辅郡县堡壁皆降。晋永和七年(351)健即秦天王位,以
仆(僕)官名。东汉置,统领中黄门冗从,掌侍卫皇宫,护卫车驾。名义上隶少府,秩六百石。魏、晋不置。北魏、北齐复置,隶长秋寺中黄门署,从八品上。
官署名。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创设,初隶工巡总局,继辖于巡警部,后又改归民政部直辖。收取轻罪犯人,令习工艺,使之改过自新,并酌收贫民,教以谋生之技,相当于京城地区的劳教机关。有监督、提调兼典狱官、
官名。即太子詹事。唐龙朔二年(662)改,咸亨元年(670)复名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