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广英公本草
即“蜀本草”。
即“蜀本草”。
宋代著名瓷窑之一。在今江西吉安,宋属吉州,故名。其烧造地集中永和镇,又称永和窑。创烧于唐,北宋烧青白瓷,极为精致。南宋以黑釉、白釉褐花、褐地白花及仿定白釉器为最著,并产绿釉及琉璃釉器等。黑瓷中,以黄、
官名。清代西藏嘎厦属官之一。隶于噶伦。掌文书交际之事。设七品官三人。
女官名。唐开元中置为三夫人之首,位次皇后,正一品,与丽妃、华妃掌佐皇后论妇礼,管理后宫众务。其后置贵妃,惠妃即为其次。
1114—1178南宋兴化军莆田(今属福建)人,字谦之,学者称艾轩先生。隆兴进士。历官秘书省正字兼国史编修、著作佐郎兼礼部郎官、国子祭酒兼太子左谕德、中书舍人等。早年从程门尹焞弟子陆景端学,后又受程门
①中国历史上第一条地下井渠。汉武帝时为灌溉今陕西北洛水下游东岸一万多顷咸卤地而开凿。相传开凿时掘到龙骨,故名。自今澄城县西南引洛水东南流,至今大荔县西仍入洛。渠经商颜山(今名铁镰山)下,土松渠岸易崩,
唐天复元年(901),昭宗令中书门下于新及第进士中,选年岁已高者,不拘常例授官。时曹松年五十四,王希羽(禹)年七十三,刘象年七十,柯崇年六十四,郑希颜年五十九,同榜及第。授松、希羽为秘书省正字,象、崇
清政府发给官雇匠役之“优恤”金。清例,凡发往盛京或口外之匠役,均发给一定银两,以充家口食用之费,是为“养家银”。
官署名。辽代北面官,为管理著帐郎君的机构。下设祗候郎君班详稳司及著帐诸局,为皇室服务。
西汉置。治今辽宁朝阳县东南、小凌河北岸。属辽西郡。东汉废。
唐先天元年(712)以唐隆县改名,治今四川崇州市东南江源镇。属蜀州。至德二载(757)改为唐兴县。五代时复为唐安县。北宋开宝四年(971)改为江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