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丹
道教炼丹名词。古代方士、道士用黄金炼成“玉液”,或用铅汞等八石烧炼成黄色药金(还丹),故名。认为服之可长生不老。见晋葛洪《抱朴子·金丹篇》。
道教炼丹名词。古代方士、道士用黄金炼成“玉液”,或用铅汞等八石烧炼成黄色药金(还丹),故名。认为服之可长生不老。见晋葛洪《抱朴子·金丹篇》。
唐贞观八年(634)改南会州置,“以郡界茂湿山为名”(《旧唐书·地理志》)。治汶山县(今茂县)。天宝元年(742)改为通化郡,乾元元年(758)复为茂州。辖境相当今四川茂县、汶川、北川等县和理县部分地
①地名。(1)春秋庸邑。在今湖北竹山县东。《左传》文公十六年(前611):楚“使庐戢梨侵庸,及庸方城”,即此。(2)战国燕邑。今河北固安县西南方城。《史记·燕召公世家》:燕王喜十二年(前243),“赵
即“原妙”。
宋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字元亚。绍兴四年(1134),进所著《春秋四谱》及《古今姓氏书辨证》,赐同进士出身,授史馆校勘。改秘书省正字。七年,除校书郎,迁著作佐郎。先是修《哲宗实录》,亡元祐八年(10
元初北方户类之一。即协助全科户(科取全部赋税的户)承担赋税的人户。主要是漏籍(括户时未登记被查出的)、老弱、析居等缺少丁力产业难以全科之户,所纳税额为全科户的一半。至元十三年(1276)前后,入籍的协
唐、五代方镇名。唐上元元年(760)置渭北鄜坊节度使,简称渭北或鄜坊节度使,治坊州(治今陕西黄陵县东南),领鄜、坊、丹、延四州。建中四年(783)徙治鄜州(治今陕西富县)。辖境时有变迁,永泰增领绥州;
东汉末流寓益州的中原人。建安初,从南阳、三辅(长安、冯翊、扶风)一带流入益州者数万家,时称东州人。益州牧刘焉收以为兵,组成地主、豪强军队,名曰“东州兵”。东州人颇侵暴益州民,刘焉子刘璋继为益州牧,不能
书名。宋林之奇撰。四十卷。之奇精研《尚书》,加以诠解,撰成此书。自序谓博采诸儒之说而去取之,苟合于义,虽近世学者之说,亦在所取;苟不合于义,虽先儒之说,亦所不取。《直斋书录解题》、《文献通考》及《宋史
即“郑鼎”。
明人“汗”的异译。如称俺答汗为俺答哈,昆都楞汗为昆都力哈,彻辰汗(辛爱)为乞庆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