驺衍
即“邹衍”。
即“邹衍”。
西汉置。因隆虑山得名。治今河南林州市。属河内郡。《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六年(前201),封周灶为隆虑侯。景帝中元年(前149)废为县。东汉延平元年(106),避殇帝刘隆讳,改为林虑县。
即“狐咺”。
即“老子”。
明清屯田之一种。明代始行卫所制,其军士按一定比例进行守城和屯种,时称军屯。清代则指由绿营兵屯种的明代遗留之田地。其制始于顺治元年(1644)。次年差御史一员巡视屯田。三年更定屯田官制:每卫设守备 一员
明代测天仪器。正统三年(1438)至七年仿元简仪,以铜浇铸而成,置于北京齐化门(今建国门)观象台。较元简仪有所改进,以日晷代替黄道环,测地诸环件可拆卸,避免测天时影响视线。
亦称洛戎。古族名。戎的一支。因居于伊水、洛水地区得名。春秋初,部落渐强。周襄王三年(前649),王子带谋叛时,曾与扬拒、泉皋之戎侵周,入王城,焚东门,秦、晋出兵救周,始退。后二年,再次侵周,齐桓公会集
唐代设在西北地区的军镇之一。在今新疆库车县东皮郎旧城。贞观二十二年(648)平龟兹国设,与于阗、疏勒、碎叶(后改焉耆)号称“安西四镇”。贞元六年(790)后废。
书名。清罗正钧编。以记王錱在湘、鄂、粤、桂等地镇压太平军经过为主,兼述其求学及家事等。中记谱主参与组织湘勇及撰《练勇刍言》一书,对研究湘军营制有一定参考价值。有光绪十八年(1892)刻本。
汉代限制私人占有土地数量的措施。见“限田”。
书名。全称为《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简称《扬子方言》、《别国方言》、《方言》。西汉扬雄撰。是中国最早的方言学著作。作者自称撰写此书历时二十七年,除参考存世典籍材料外,又向“天下上计孝廉及内郡卫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