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居简
北宋广州番禺(今广州)人,字仲略。宦官。初为入内黄门,后历领龙图、天章、宝文阁、内东门司,干当御药院。每闻外廷议论,必入以告,人称为“高直奏”。神宗即位,为张唐英、司马光所劾,罢为供备库使。进内侍押班,以文思使领忠州刺史。
北宋广州番禺(今广州)人,字仲略。宦官。初为入内黄门,后历领龙图、天章、宝文阁、内东门司,干当御药院。每闻外廷议论,必入以告,人称为“高直奏”。神宗即位,为张唐英、司马光所劾,罢为供备库使。进内侍押班,以文思使领忠州刺史。
602—670唐岐州雍(今陕西凤翔)人。博涉群书,尤明天文、历算、阴阳之学。贞观初,授将仕郎,直太史局。制浑天仪,评论前世浑仪得失,著《法象书》七篇进上。擢承务郎,迁太常博士,后改太史丞。预撰《晋书》
1314—1390明初凤阳定远(今属安徽)人,字百室。元末投朱元璋于滁阳,掌书记。力主取金陵,图帝业。历官参谋、元帅府都事、江南行中书省参议、参知政事。军政要务,议决十之八九。元璋征战于外,命留守应天
又称老人会。清咸丰同治年间内蒙古卓索图盟土默特左旗人民反对清廷和王公苛政斗争的组织形式。蒙古语称“勿布格得”。咸丰十年(1860),土默特左旗七十个营村老年人,以绰金汰、那木斯赉为首,组织老头会,向官
官名。周代置,掌语言翻译。《国语·周语中》:“故坐诸门外,而使舌人体委与之。”韦昭注:“舌人,能达异方之志,象胥之官。”
辽北面官类名。辽掌宫帐宿卫、警戒巡查、供御会朝等官员统称为御帐官。主要官衙有侍卫司,北、南护卫府,奉宸司,三班院,宿卫司,宿直司,硬寨司,皇太子惕隐司等。
东汉琅邪(治今山东临沂北)人。顺帝时,诣阙,献其师于吉所藏《太平清领书》,有司劾奏此书妖妄不经,遂被收捕。
辽、金、元三代,由北方被征服的各族人组成的军兵。辽代分属契丹八部统领,泛称乣(糺)军,无定制。金代乣军形成正式兵种,分属东北路、西北路和西南路招讨使统领,诸乣军各有专名,地位低于部族军。由杂居的各族人
官署名。北宋咸平四年(1001)始置于西川,后沿边及内地亦置,为地方军事机构。领一州、一路或数路兵马,总其屯戍、营防、守御之政令。设兵马钤辖,以朝官及诸司史以上官充任,其官高资深者称都钤辖。多以知州兼
语出《诗·小雅·南有嘉鱼》,意为宴饮佳宾以乐。清代“外藩”王公首领年班入京朝觐,例与赐燕(通“宴”),谓之“燕衎”。定制,除夕于紫禁城内保和殿燕一次,元宵于圆明园正大光明殿燕一次,除夕前、元宵前后并加
933—982北宋大名夏津(今属山东)人。幼喜为战阵,及长善射,能挽弓二百斤。从周世宗攻北汉,又从攻南唐,累迁内殿直都虞候。宋初,以佐命功授散员都指挥使、铁骑右厢都指挥使、虎捷左厢都指挥使。在平*李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