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知识>鱼鳞大石塘

鱼鳞大石塘

清代海塘形式之一。用条石纵横叠砌,外形似鱼鳞状的重型海塘。黄光升于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在浙江海盐修筑海塘时首创。塘基部分采用五纵五横的砌石方法,称“鱼鳞塘”。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浙江巡抚朱轼在海宁老盐仓筑海塘时加以发展改进:在每塘塘石上下左右均加凿槽榫;在合缝处加灌石灰糯米汁油灰;在条石间加铁攀嵌扣;塘基增设梅花桩。称“鱼鳞大石塘”。乾隆初年定为永久性海塘的标准。正式规定塘身为十八层,每层用厚一尺、宽一尺二寸,长约五尺的条石丁顺间砌,总高一丈八尺,底宽一丈二尺,顶宽四尺五寸,每丈用石料约17立方米,重47吨以上。条石间嵌扣铁锔、铁锭。塘基密布梅花桩,上筑三合土。并规定塘身九层以外砌坦水二道。据乾隆五十二年(1787)统计,已筑鱼鳞大石塘八九十里,并用千字文编序号,立石碑于塘顶,以便于管理。

猜你喜欢

  • 鄂州

    隋开皇九年(589)改郢州置,取鄂渚为名。治江夏县(今湖北武汉市)。唐辖境相当今湖北赤壁、通城二市县以东的长江以南地区。宋辖境东部减缩。元至元十四年(1277)升为路。唐为武昌军(鄂岳)节度使治,南宋

  • 司鼎俎中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置,北周沿置。天官府膳部中大夫属官,负责将在镬中烹制好的食物盛到鼎俎中以供御。正二命。下设司鼎俎下士以佐其职。隋开皇元年(581)罢。

  • 无极

    古代哲学术语。指无形无象的宇宙本原,即道体本原。《老子》第二十八章:“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言确保常德无亏,就能恢复到道体本原。唐人卫琪注《玉清无极洞仙经》,有《无极》、《太极》两图。五代陈抟隐居华

  • 城父

    ①一称夷。春秋陈邑,后入楚。即今安徽毫州市东南城父集,《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前637):楚伐陈,“遂取焦、夷”。又昭公九年(前533):“楚公子弃疾迁许于夷,实城父”,皆即此。秦置县。②春秋楚邑。在今

  • 赵简王

    即“朱高燧”。

  • 柳约

    ?—1145宋秀州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字元礼。大观进士。初为霸州教授,累迁太常少卿。高宗初年以直龙图阁知严州,兼浙西兵马都监。金兵南下时,率军坚守孤城,擢权户部侍郎。*绍兴和议后,出知蔡州。

  • 金曹

    官署名。汉代三公府僚属诸曹之一,掌货币、盐铁事。郡国亦置,兼掌市政。以掾主其事。三国、晋丞相相国府、诸公府、大将军府皆置,西晋末改长官为参军。晋代诸县亦置,长官仍为掾。北魏诸县,北齐三师二大三公府、诸

  • 梁九

    明末清初顺天(今北京)人。清宫大内宫殿的设计师和督造人。各工程动工前,先按缩小之尺寸制成模型,然后按此施工。康熙三十四年(1695),重建太和殿,时已七旬有余,仍主持其事。

  • 义利双行

    义(伦理道德)、利(物欲或功利)并行不悖之谓。墨家认为:“义,利也”(《墨子·经上》),主张利物、利民即是行义。荀子主张:“义与利者,人之所两有也。”《荀子·大略》以伦理与物欲为人所固有的属性。南宋陈

  • 转军钱

    宋制,凡军士由一个番号调至另一番号。依例发放转军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