鹘营庄
地名。在今河北平山县西十余里。《资治通鉴》:五代梁贞明六年(920),赵王盛饰馆宇于西山,每往游之。该年十二月自西山还,“宿鹘营庄”,军中作乱,即此。
地名。在今河北平山县西十余里。《资治通鉴》:五代梁贞明六年(920),赵王盛饰馆宇于西山,每往游之。该年十二月自西山还,“宿鹘营庄”,军中作乱,即此。
官署名。宋代置。属光禄寺。掌供应酒茗汤果,以备游幸、饮宴之用,兼掌翰林院执役者名籍及轮流值宿。设勾当官四人,以诸司使、副使及内侍担任。
官名。清代内务府御茶膳房之属官。分掌宫内备办饮食及典礼筵宴所用酒席之事。隶于总领、承应长之下。初设三人,康熙五十六年(1717)裁。旋复设二人,并增设六人。缺出由膳房人内外补四缺。乾隆二十四年(175
清代秘密宗教。系罗教传入福建的别名,由浙江庆元罗教教主姚氏统辖,盛行于福建、台湾。徒众吃素,称老官,故名。乾隆十三年(1747)普少曾在瓯宁发动起义,称弥勒下凡,树“无为大道”、“代天行事”等旗号。
杂志名。清光绪三十二年十二月七日(1907.1.20)在日本东京创刊。月刊。杨度主编,熊范舆、薛大可、李傥、方表、谷钟秀等编撰。以“谋开国会”,“改造责任政府”为主旨。反对外来侵略,提倡“金铁主义”;
书名。清傅耀琳编。谱主李续宾卒谥忠武,是谱记其一生经历,始于嘉庆二十三年(1818),终于咸丰八年(1858)。诸如办团练、湘军营制、与太平军在湘鄂皖等地作战情况、清统治者内部矛盾均有记录。谱间加按注
清代场课之一。四川、云南盐井生产之盐,按盐井征收盐课,故名。
?—前61西汉庐江舒县(今安徽庐江西南)人,字仲卿。少为本县桐乡啬夫,廉平不苛。后举贤良为大司农丞,迁北海太守,以治行第一入为大司农。身为列卿,居处俭节,禄赐以供九族乡党,家无余财。
①古代一种竹、木质书写材料。使用时代自先秦迄魏晋。有狭长竹片与木片两种,竹片称“简”,木片称“札”或“牍”,亦统称为“简”或“牒”。单片简或札,在使用前都要编缀成册,称为“策(册)”。竹在剖成简前,需
?—1232金契丹人。少从军,自千户迁至都统。哀宗为太子时选充亲卫军总领。拥哀宗即位有功,权枢密院事,军国大事多从参决。与蒙古军战于河南、陕西,以参知政事行省事于閺乡。正大九年(1232)正月,兵溃于
约1711或约1715或约1724—1763或1764清满洲正白旗人,隶内务府包衣佐领,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圃、芹溪。曹寅孙,曹頫子。幼年居南京,生活富贵。雍正六年(1728)因家产被抄,遂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