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拓
唐代南诏的别称。《新唐书·南蛮传》:“南诏,或曰鹤拓、曰龙尾、曰苴咩、曰阳剑。”
唐代南诏的别称。《新唐书·南蛮传》:“南诏,或曰鹤拓、曰龙尾、曰苴咩、曰阳剑。”
书名。近人王国维撰。一百二十二卷。1927年由罗振玉、赵万里等组织的观堂遗书刊行会编辑出版,至次年陆续印成。收入王氏遗著四十三种,分为四集。初集包括《观堂集林》、《观堂古今文考释》等殷周史地、古器物、
分布在云南洱海周围及剑川、鹤庆、祥云、宾川诸县的一种新石器时代文化。著名遗址有1939至1941年吴金鼎等人发掘的洱海西岸的佛顶、马龙、龙泉、白云,以及1973至1974年发掘的宾川白羊村。其特征是分
亦称口钱。秦代已有口赋之名。董说《七国考》引《大事记》:“渭水不洗口赋起。”或为人头税的泛称。汉代则专指儿童人口税。据《汉书·昭帝纪》颜师古注引如淳曰:“《汉仪注》民年七岁至十四出口赋钱,人二十三。二
即“丘处机”。
东晋分郴县置。治今湖南汝城县西南。南朝陈天嘉元年(560)改为卢阳县,属桂阳郡。唐天宝元年(742)改为义昌县,并移治今汝城县南。五代楚改为郴义县,北宋太平兴国元年(976)改为桂阳县,三年移今治。1
书名。明李化龙撰。十五卷。万历中,播州(辖境约当今贵州遵义、桐梓等县地)宣慰司土官杨应龙叛乱,明廷命化龙总督湖广川贵军务兼巡抚四川,率兵进讨,万历二十八年(1600)平定,以其地置遵义、平越二府。旋化
118—179东汉下邳淮浦(今江苏涟水)人,字伯真。顺帝阳嘉中,举孝廉,历任繁阳令、侍御史。太尉杨秉荐为零陵太守,镇压桂阳李研和州兵朱盖等人起事。灵帝时任太尉、永乐少府,与司徒刘郃等密谋翦除宦官曹节等
清官买官销之余盐。雍正时因松江、台州、温州三府盐场产旺,余盐多私漏。乃发帑银八万,交场员收买或委官管理收发。将所收帑盐,尽销本处渔户、蜇户。亦准引商、帑商运往他处销售,各照科则纳课外,输经费银一、二、
3—58东汉初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字伯昭。耿况之子。新莽败亡后,劝父归附刘秀,与景丹等率上谷、渔阳突骑击斩王郎大将、卿校以下四百余级,斩首三万级。以此任偏将军。旋击平王郎,定河北。建议刘秀北
书名。北宋杨彦龄撰。二卷。元丰中成书。据《春秋》经传年月为表,首叙周、鲁,继以齐、晋、秦、宋、卫、陈、蔡、曹、郑、吴、楚、越十二国,其下总记周边各族之事。已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