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泰
明应天溧水(今属江苏)人,初名德,字德洪。洪武进士。太祖为改名。历官至兵部左侍郎。惠帝即位,进兵部尚书,与黄子澄同参国政,建削夺诸王之策,先后废周、代、湘、齐、岷五王。建文元年(1399)靖难兵起,被燕王指为“奸臣之首”。四年,燕师破南京,外逃募师,被执不屈死。
明应天溧水(今属江苏)人,初名德,字德洪。洪武进士。太祖为改名。历官至兵部左侍郎。惠帝即位,进兵部尚书,与黄子澄同参国政,建削夺诸王之策,先后废周、代、湘、齐、岷五王。建文元年(1399)靖难兵起,被燕王指为“奸臣之首”。四年,燕师破南京,外逃募师,被执不屈死。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置,北周沿置。秋官府田正下大夫属官,正二命。下设弭妖下士以佐其职。隋开皇元年(581)罢。
①楚人的别称,因居荆山,故名。②古族名,居今江苏无锡一带。《史记·吴太伯世家》:“太伯之奔荆蛮,自号句吴。”或说荆指楚,蛮指越,太伯所奔之地处于楚、越之间,故号荆蛮。
东汉溇中蛮人。建初元年(76),与澧中蛮陈从举兵反汉,曾入零阳(今湖南桑植、龙山地)境,被零阳蛮精夫(渠帅)击散。三年冬再起,攻入零阳、作唐(今湖南安乡)、孱陵(今湖北公安)界中。五年春请降,被拒,于
官署名。辽代置。南面官,统领驻守南京(今北京)的各路兵马。重熙四年(1035),改为南京都元帅府。
1483—1565明湖州长兴(今属浙江)人,字惟贤,号箬溪。弘治进士。授饶州府推官。历任江西副使、右副都御史、南京刑部尚书。博通九流百家,而尤精于算学。著有《人代纪要》、《南诏事略》、《授时历撮要》、
后(後)见“前行”。
1627—1687清睢州(今河南睢县)人,字孔伯,号荆岘,又号潜庵,谥文正。顺治进士。官至礼部、工部尚书。曾从孙奇逢问学,并助其撰《理学宗传》。学宗陆九渊、王守仁,认为“阳明先生‘致良知’为圣学真脉”
见“洴澼百金方”。
又称巡边。清制,从东北经蒙古、新疆至西南的各边界沿线,定期由该地将军、大臣或委派所属将弁率兵前往巡查、会哨,谓之“查边”。
?—1643明宗室。晋恭王朱㭎七世孙。 家居汾州(今山西汾阳)。崇祯十四年(1641)由宗贡生任陕西中部(今黄陵)知县。十六年,李自成农民军兵临城下,传檄促降,自杀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