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王
十六国时期前秦奠基者略阳临渭氐帅苻洪的称号。三秦指今陕西秦岭以北及甘肃东部地区或指今陕西关中一带地区。东晋永和六年(350),苻洪被秦、雍二州徙民拥立为主,众至10余万,自称大将军、大单于、三秦王。
十六国时期前秦奠基者略阳临渭氐帅苻洪的称号。三秦指今陕西秦岭以北及甘肃东部地区或指今陕西关中一带地区。东晋永和六年(350),苻洪被秦、雍二州徙民拥立为主,众至10余万,自称大将军、大单于、三秦王。
1198—1234即金哀宗。史亦称金义宗。初名守礼,又名宁甲速。女真族。完颜氏。宣宗※完颜珣第三子。泰和(1201—1208)年间,授金紫光禄大夫。至宁元年(1213),进封遂王,授秘书监,改枢密使。
见“弘化公主”(645页)。
①西夏景宗※李元昊墓号。地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以西40公里的贺兰山东麓西夏皇陵内。 ②金肃宗(追谥) ※完颜颇剌淑陵墓。皇统四年(1144)命名。原在金上京(今黑龙江省阿城县白城子)附近。正隆元年
中国伊斯兰教教派之一。又译为“色兰费耶”,系阿拉伯语“前三辈”之意,因只承认前三辈(即穆罕默德及弟子和再传弟子),故名。又称“三抬”教派,因主张礼拜开始时,要三抬手之故。创始人为甘肃和政回民马得宝。创
?—1738清朝大臣。汉军镶黄旗人。康熙三十三年(1694)进士,选庶吉士。四十一年(1702),充四川乡试正考官,迁侍讲。四十八年(1709),提督山西学政。五十六年(1717),迁侍讲学士、内阁学
清代改土归流后实行的一种具有军屯性质的兵戍制度。在云南全省分设汛、塘、关、哨、卡于险要山区,招募士兵戍守,驻防垦荒。仅在丽江县即设有18汛、71塘、25哨;中甸、维西两厅共设8汛、66塘。汛塘驻兵多半
北宋广源州雷火峒壮族首领。嘉祐二年(1057),被桂州知州肖固招抚,受封忠武将军,知雷火峒,又补其子知温闷峒。七年(1062),父子上书以所领雷火、计城诸峒属县官,永为王民。诏赐耕牛、盐、彩,被封顺安
?—1784清朝大臣。满洲正红旗人。伊尔根觉罗氏。乾隆翻译进士。授内阁中书。十三年(1748),随尚书舒赫德往金川办理台务。十六年(1751),出任湖北驿盐道。二十一年(1756),回京,任户部郎中,
即“沙卑城”(1128页)。
蒙古语。又译“威埒齐”。《元史语解》释为“作工人也”。仁宗延祐六年(1319),设置玉列赤局,隶尚工署,置提领、大使各1员,秩从七品,专掌裁制缝线之事宜。玉列赤即从事该项工作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