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郡乌桓
对辽西、辽东、右北平三郡之乌桓人的统称。《资治通鉴》:“三郡乌桓,辽西蹋顿、辽东苏仆延、右北平乌延也。”汉末,乘军阀割据之机,乌桓掘起,各自称王。献帝初平(190—193)中,辽西乌桓大人丘力居死,从子蹋顿立,总摄三部,众皆从其号令,形成联盟,势力益盛。助袁绍破公孙瓒,被封为单于。后以收容绍子袁尚对抗曹操,于建安十二年(207)为曹操破于柳城(今辽宁朝阳),被杀。余众20余万被徙置内地,选壮健编为骑兵,随从征战,史有“三郡乌桓为天下名骑”之称。
对辽西、辽东、右北平三郡之乌桓人的统称。《资治通鉴》:“三郡乌桓,辽西蹋顿、辽东苏仆延、右北平乌延也。”汉末,乘军阀割据之机,乌桓掘起,各自称王。献帝初平(190—193)中,辽西乌桓大人丘力居死,从子蹋顿立,总摄三部,众皆从其号令,形成联盟,势力益盛。助袁绍破公孙瓒,被封为单于。后以收容绍子袁尚对抗曹操,于建安十二年(207)为曹操破于柳城(今辽宁朝阳),被杀。余众20余万被徙置内地,选壮健编为骑兵,随从征战,史有“三郡乌桓为天下名骑”之称。
?—1720清代西藏地方政府官员。本名达孜夏仲拉加热布丹,清代文献称达克杂(咱)。西藏达孜宗人。藏族。属吉雪噶丹巴族系,故又名吉雪达孜台吉。因与第巴桑结嘉措近亲,遂与※拉藏汗不合。康熙五十六年(171
吐蕃派遣军形成的部落名。吐蕃赞普赤松德赞(755—797年在位)时,曾将吐蕃军队派往甘、青与汉地交界处驻守,并下令:“无赞普命不得返回”。此句之藏语音译即为“嘎玛洛”,该部遂因此而得名。今甘青川交界处
1615—1655清初将领。满族。新觉罗氏。清太祖※努尔哈赤曾孙,广略贝勒※褚英孙,安平贝勒※杜度长子。初封辅国公。随皇太极围困明锦州,松山,立有战功。清崇德七年(1642),袭奉恩镇国公。因兄弟间心
北凉段业年号。397—399年,凡3年。
内蒙古巴林右旗十三大庙之一。亦称好特苏尹伯格勒图、查干宝力格庙。清乾隆年间(1736—1795),于大板镇东北约四十里处的阿布德仁台山修建。以建在嘎拉达苏台而得名。民国初,巴林旗土地被放垦,建立林西县
蒙古语音译,意为“手艺人”、“工匠”。系准噶尔主管铁匠、负责铸造兵器及各种器具的人。后聚居作业,形成乌鲁特鄂拓克,由4宰桑管辖,约5千户。
?—1855清朝将领。满洲正黄旗人。姓博尔济吉特氏。福建建宁镇总兵庆林子。道光十一年(1831),由闲散授蓝翎侍卫。二十年(1840),升头等侍卫、侍卫班领。二十七年(1847),因军政卓异赏副都统衔
见“比粟”(189页)。
?—1655清朝武官。蒙古正黄旗人。初任牛录章京。崇德六年(1641),随军围锦州,破明经略洪承畴骑兵,又败宁远兵。顺治元年(1644),随军入山海关镇压农民起义军,追击庆都县,败之。二年正月,同固山
?—1127金宗室、大将、开国功臣。女真族。完颜氏。金景祖孙,韩国公劾者次子。康宗乌雅束初期,助斡带攻含国部斡豁,拔其城。以高丽筑九城于曷懒甸(今朝鲜咸兴以北,东朝鲜湾西北海岸一带)亦筑九城与之对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