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林氏
匈奴姓氏。原为氏族名,后成为姓氏。汉代,除单于所出挛鞮氏(又作虚连题氏)外,与呼衍氏、须卜氏、兰氏并为“国中名族”,“常与单于婚姻”。单于辅政大臣左右骨都侯,左右尸逐骨都侯等异姓大臣多出自该族,主断狱讼,所裁决之案面报单于。
匈奴姓氏。原为氏族名,后成为姓氏。汉代,除单于所出挛鞮氏(又作虚连题氏)外,与呼衍氏、须卜氏、兰氏并为“国中名族”,“常与单于婚姻”。单于辅政大臣左右骨都侯,左右尸逐骨都侯等异姓大臣多出自该族,主断狱讼,所裁决之案面报单于。
傈僳语音译,意为“杀魂者”。旧时傈僳族巫师之一种。据说能看见鬼和捉鬼降妖,也能杀死别人的灵魂,附在其身上的神灵是专门摄杀别人灵魂的恶鬼,若它不杀魂,其自身便会感到不舒服或生病,因此,社会上对其既畏惧又
见“僧隐令公”(2456页)。
见“旧土尔扈特部西路旗”(524页)。
962—1004党项羌拓跋部首领。本姓拓跋氏。又名赵保忠。宋夏州定难军节度使李光睿子,李继筠弟。初任职衙内都指挥使,兄死袭职,因不孚众望,致宗族叛离。银州刺史李克远与弟李克顺率兵袭击,设伏败之,以兵变
见“助译者”(1069页)。
宋代对抚水州诸少数民族之泛称。抚水州,唐时隶黔南,辖抚水、京水、多逢、古劳(今贵州三都、广西环江一带)四县。居民有区、廖、潘、吴、蒙诸姓。蒙姓为酋长,据有上、中、下三房及北遐一镇。其余四姓为平民,以种
京语音译,意为“大家的山林”。京族对村寨公有山林称谓。解放前京族地区的山林多为村寨公有,由“翁村”(村长)派专人看管,主要作修建“哈亭”(安设神位和祖先牌位的地方)之用,村民不得随意砍伐。
清代外札萨克旗之一。乾隆三十六年(1771),渥巴锡汗族子阿克萨哈勒随汗归清,封一等台吉。四十年(1775),授札萨克,建旗。驻牧霍博克萨里(今新疆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设4佐领。隶乌讷恩素珠克图北
?—1702清宗室、将领。满洲正蓝旗人。爱新觉罗氏。信郡王多尼次子。顺治十八年(1661),袭爵。康熙十三年(1674),蒙古察哈尔部布尔尼乘“三藩”叛乱之机,起兵反清。次年,命为抚远大将军讨之。大败
满族传说中的始祖。又作布库里英雄。爱新觉罗氏。相传为仙女佛库伦所生,起于长白山麓,发迹于三姓。子孙相继,直至明初,传至猛特穆(即猛哥帖木儿)。一说为元代所设斡朵里万户府第一任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