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兹别克汗国
国名。又称月即别汗国。16世纪初年昔班后裔昔班尼在中亚地区建立的政权,故又称“昔班尼王朝”。15世纪20年代末,钦察汗国分裂,昔班后裔阿布尔海尔汗乘机崛起,占有西伯利亚西部及哈萨克斯坦广大地区。50年代时,阿布尔海尔汗因受瓦剌进攻,加之内部纷争激烈,部分游牧民不堪忍受其压迫,在哈萨克族首领克烈汗和扎你别汗率领下东迁,脱离其统治,势力渐弱。1468年(明成化四年),阿布尔海尔死。及其孙穆罕默德·昔班尼(又译沙亦霤)继位后,为恢复汗权,与哈萨克汗国进行长期斗争,失利,放迫被弃锡尔河流域至卡腊套山广大地区,进入河中地区。16世纪初年,昔班尼与蒙兀儿马黑木联俣战胜帖木儿汗国,推翻帖木儿王朝的统治,据有撒马尔罕、希瓦、布哈拉、乌尔根齐和塔什干等地,遂于其地建立统治,定都于撒马尔罕,并与当地居民融合。不久汗国内讧,又分裂为布哈拉和希瓦两汗国。18世纪时,居住于锡尔河上游的“明”氏族额尔德尼伯克兴起,置官自立,建立浩罕汗国,与布哈拉、希瓦汗国并立,世称之为“中亚三汗国”。19世纪时,沙皇俄国扩张主义势力东展,“三汗国”相继为其并吞。
附汗国诸汗表:
序次 | 汗 名 | 在位年代 | 汗系亲属关系 |
1 | 穆罕默德·昔 班尼(沙亦癿) | 1500— 1510 | |
2 | 忽春赤 (一译 库 奇 孔 奇) 1513—1530 | ||
3 | 不赛因 | 约在位 4年 | 忽春赤子 |
4 | 乌伯都剌 | ?— 1539或 1540 | 昔班尼从侄 |
5 | 阿卜都剌 (又 称阿都拉一 世) | ? — 1540 | 忽春赤子 (君 临撒马尔罕6 月) |
猜你喜欢
全顺
?—1865清朝大臣。蒙古正兰旗人。萨尔图拉氏。咸丰六年(1856),翻译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九年(1859),授散馆编修。十年,赴钦差大臣僧格林沁营听调。十一年(1861),以直隶、山东、河南捻军
施秉县
县名。位于贵州东南部。元朝时,置偏桥中寨蛮夷军民长官司、德胜寨偏桥四甲等处长官司、施秉前江等处长官司,属思州安抚司。明洪武五年(1372),以偏桥中寨故地置偏桥长官司,以施秉前江故地置施秉蛮夷长官司,
移支
东汉西域小国名。据《后汉书·西域传》载,有1千余户,3千多人,胜兵千余。其人皆披发,勇猛善战,以游牧为业,随畜逐水草,不知农田耕作。所居原为蒲类国地,以蒲类王得罪匈奴单于,匈奴强迫蒲类人远徙匈奴右部阿
耳六
明代蒙古称谓。蒙古语音译,意为奶公。王士琦※《三云筹俎考·夷语解说》云:“耳六,是各台吉乳母之夫”。其地位属于台吉的家仆。因乳母受台吉的尊重,故其夫常被台吉作为心腹家臣,跟随台吉左右,协助处理内外各种
阿里海牙
1227—1286元朝大臣、将领。又作阿里海涯、阿力海涯、阿鲁海牙。畏兀儿人。文学家※贯云石之祖父。原居西域北庭(今新疆吉木萨尔北),少家贫,务农。经举荐,事世祖于潜邸,任宿卫。中统三年(1262),
他留
①见“㑽让”(2369页)。 ②见“钠若”(1266页)。
抄
西夏军事组织中的基层组织。为西夏党项语译音。夏广运二年(1035)西夏主李元昊立制。男子15为丁,凡2丁取正军1人,负担(随军杂役)1人为1抄;4丁为两抄。
察
见“设”(923页)。
贞安
见“十二安”(8页)。
新和硕特部
蒙古部名。清代哈弼察克(一称哈布塔克,位于新疆青河县境)和硕特人专称。巴雅尔拉瑚族台吉蒙衮等裔。乾隆三十七年(1772),率属众归清。初隶新土尔扈特沙喇扣肯旗,授一等台吉。五十七年(1792),因不堪